何止太多!
根本就全是南人,一个北人的踪影也不见,莫说他的东宫僚属,朱棣身边除去那些靖难功臣外,亦是一个北人都不见,内阁阁臣全是南方人。
让李显穆进入东宫?
这与朱棣对李显穆的安排有些些许冲突,他更希望李显穆是纯粹的皇帝臣子,可太子的意思亦很是明显,希望李显穆能够进入东宫去制衡一下南方人。
朱棣微微皱眉,转身望向太子,思索了一下后还是缓声道:「让朕思考一下。」
望着朱高炽缓缓走出殿中的身影,朱棣陷入了沉思之中。
……
李显穆离开皇宫正要上公主府的马车,却有一个小厮上前来行礼道:「小公子,我家主人有请。
我家主人乃是道衍大师。」
李显穆顿时神情一凝,竟是黑衣宰相姚广孝,「烦请带路。」
公主府的马车在后面跟着,转过一道弯后,便见到一辆马车停在巷道口,小厮伸手道:「小公子请,我家主人已然等候多时。」
李显穆也不客套,迳自掀开车帘上车。
道衍一袭黑衣,像是僧衣样式,又似道袍,不伦不类,正如他这人一般,非道非释非儒,见到李显穆,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笑意,「小公子可安好?」
李显穆坐在道衍对面,「劳烦大师挂念,尚好。」
「小公子是刚从东宫出来?」
李显穆目光一凝,「大师真是不凡啊。」
「看来李忠文公当初果然是选择了太子,而今延续到了小公子身上。」
道衍这话就相当不简单了,因为官方的说法中,李祺推举太子是因为应当立嫡长,并不是因为私人原因,这是国事,而不是私情,而姚广孝这话明显就是在说,李祺和太子间有私人的交情,并以此而助推太子进居储位。
李显穆眯了眯眼,淡淡道:「大师不也在暗中推动太子之位吗?内阁中的金忠不就是大师的人,即便是没有父亲,大师也能扶持太子建储之事。」
「哈哈哈。」
道衍闻言立刻大笑起来,「李忠文公可真是后继有人啊,只可惜小公子年岁太小,否则老夫倒是想要和小公子一较高下,看看能否分出个胜负成败。」
真是个疯子!
李显穆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父亲对道衍的评价——「多智近妖,而唯恐天下不乱!」
李显穆可不想莫名其妙的就多上一个多智近妖,而且还拥有远超自己势的对手,「大师可莫要开玩笑了,显穆不过是后辈小子,如何能是大师的对手,这大明的如画江山,亦有大师的一片心血,让它鲜艳绽放岂非是件美事?」
「小公子今日与胡广之事我听说了,而后又入东宫,这是准备继承父业,借迁都之事打击南人?」
李显穆一点都不意外道衍能猜出来,毕竟就连父亲都认为此人乃是妖僧,有这等能力自然正常,他微微眯眼,「大师这是亦想要随之出手不成?」
「我所想,小公子怕是也猜不到啊。」
「佛教衰微,大师想要承担起护教之责,是以想要打击儒门,而儒门又以江南最为兴盛。」
李显穆平静的望着道衍,轻松写意的道出其内心的想法。
一直以来都轻松俯瞰李显穆的道衍第一次变了脸色,一阵青一阵红,一双三角眼死死的盯着李显穆,好似要穿透其内心一样,良久他才微微嘶哑着说道:「老夫看来还是小看了小公子啊,竟好似李忠文公当面。」
「不敢当大师所称赞,小子尚远不如家父。」
「既然小公子已然道出老夫心中所想,却不知有何作为呢?李氏可是儒门大族。」
道衍被说穿心中所想后,反而放松了下来,微微向车厢靠去,带上一丝玩味望着李显穆。
你是会选择帮助我振兴佛教,做儒门的带路党,还是会选择和我为敌呢?
「大师认为现在大明佛教会衰亡吗?」
「自然不会!」
姚广孝很是自信,现在佛门虽然不如南北朝、唐朝、元朝时那样昌盛,可信众依旧众多,那些有名的寺庙依旧香火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