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朝历代的二代皇帝中,这位的经历仅次于唐太宗李世民!
「纪纲!」
皇帝终究还是喊出了那个让人只觉心惊胆战的名字,锦衣卫指挥使!
「将这些人全部拖下殿去,关于诏狱审问,砍头、抄家、流放!」
冷肃的声音将一切侥幸冻成冰碎,纪纲腰间扶着绣春刀,满是兴奋高声道:「臣遵旨!」
永乐朝步入第六年,终于有大案将要在他手中绽放,鲜艳的血花将盛放于京中之中,和着暖春盛开的百花!
李显穆亦默默闭上了眼,虽说他亦不希望锦衣卫对朝政插手过多,可现在的李氏还没有掌握处置百官的权力,借用锦衣卫乃是必然,只能暂时放任。
但李显穆心中也升起了警惕,锦衣卫和李氏、和他,终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纪纲此人,心肠歹毒、睚眦必报,难以为友,甚至会有对上的一天,现在就要收集其弱点,一旦需要他去死,便瞬时而发,置其于死地!
一个个官员被上殿的锦衣卫当场带走,满朝官员噤声,陆陆续续竟然有六分之一的文官被带走,几乎每个人都头皮发麻,生怕下一个被带走的就是自己。
黄淮只觉有些恍惚,其中不少人都是浙东人士,其名单还是他给李显穆的。
如今……
他心理压力极大,甚至只觉摇摇欲坠,升起了浓浓的自责之意,若是他能彻底将迁都之事压住就不会有今日之难了。
更多的人将目光落在了李显穆身上,甫一回京,便造下这等大事,当初李忠文公在时,就连元史之狱都没有造下这等声势。
今日之后,天下何人不知李显穆?!
他真可谓是踏着累累士人之血而扬威天下。
可他们却不能用这件事来指责他,因为他踏着的全部都是黑血。
最⊥新⊥小⊥说⊥在⊥⊥⊥首⊥发!
看看朝中那些年轻的官员,甚至包括李时勉,都仰望着李显穆,这件事不仅没有让他声望有丝毫的受损,反而赢得了许多初入仕途的官员的敬仰。
今日之后,这殿中那些相当来说比较正直的、怀有抱负的年轻官员,必然会向他靠拢。
因为在这些正直的士人眼中,他的所作所为,便是圣人典籍中的典范。
而李显穆则时时刻刻记着他父亲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