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识君?

李时勉能说什幺?

唯有战战兢兢、冷汗涔涔、俯首帖耳、应是而已!

堂下诸臣又能如何,能说一句不对吗?

纵然对李显穆这般深有不满,可如今大势煌煌,就连汉王朱高煦都知道该把嘴闭上,以求生机。

一众勋贵皆笑吟吟的望着这一幕,嘴角咧的根本合不住,若非场合不对,早就大笑讥讽出声了。

没想到啊,一向自诩清风霁月的文官,竟然比他们这些大老粗还要不堪!

真是妄称圣人子弟,妄称君子之风!

自宋朝以来,文武间的界线便愈发分明,出将入相的人极少,进入大明后更是如此。

靖难以来,一众没读过书的武夫被文官所排斥鄙夷,只有张辅这少数勋贵,在文官那里才说得上话,亦被尊敬。

李显穆将来是新城侯府的女婿,这便是半个勋贵圈的人,勋贵们天生就对他有一份亲近,如今他又如此折辱诸文官,更让他们好感大炽。

人群之中,解缙不断给他使着眼色,示意他差不多了,总不能真的把所有人都给得罪,那日后在官场上必然是举步维艰。

【记住全网最快小说站101??????.??????】

李显穆也觉得火候差不多了。

「今日我在殿上和李学士辩论时已然说了许多,方才又说了许多,说这些多究其根源是为何呢?

是迁都之事,本就不该议论。」

李显穆甩出惊天暴论,深深感慨道:「先父曾说,我大明朝从来都不缺乏天才,朝堂之上的诸位同僚,皆是从万人中筛选出来的人尖子。

可入了官场后,能够有几分能力,却不仅仅在于其灵智,而在于其格局,若着眼于天下,则是世之奇才,堪为宰辅。

若着眼于一策之事,则不过是干吏,汲汲于劳事之中。

今日我想说,若连一策之事的格局都不曾有,仅仅着眼于家中,又有何入仕的必要呢?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在家上,圣人之训。

今日殿上的争论不就是如此简单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