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穆边走边道:「下个月陛下便会往北京动身了,最迟在明年,就会开始北征。
北征时,陛下可能会带我北征。
汉王亦会随从北征。
那时朝廷中便是太子监国,这是汉王的机会,如果杨学士是汉王的话,会如何做?」
杨士奇微微皱眉。
汉王的机会?
他脑海中闪过了无数历史上的事例,而后凝重道:「你是说汉王会乘机在陛下面前构陷太子?」
李显穆一甩袖,冷然道:「这难道不是必然的吗?
为什幺明知让皇子见识民间疾苦是件好事,可自古以来太子都生长于深宫妇人之手,要时时刻刻待在皇帝身边,而不去见识民间疾苦呢?
为什幺天家父子不能相见总是会酿成惨案?
汉朝的巫蛊之祸,虽然本质上是因为汉武帝忌惮太子,但太子刘据造反不就是因为被江充等人隔绝内外而导致吗?
现在陛下主动离开了京城,而且打仗之事,谁也不知道多久,一个对皇位虎视眈眈的亲王,时刻陪伴在皇帝身边。
而太子远离皇帝,在数千里之外。
难道不会出事吗?」
杨士奇不得不承认,李显穆说的很对,这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可似乎有没有什幺好的办法。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太子离皇帝近一些,但总不能皇帝和太子都出去,那如果真的出了事,才是悔之晚矣。
「明达认为应当如何做?」
「我随陛下北征,若是汉王构陷时,我知晓,定然会为太子辩驳,是以北征之时,你不必忧心。
你必然会留在京城中,最关键之处,在于让太子做太子该做的事,不能做的差,让皇帝不满意,也不能做的好,让皇帝太满意。
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太子就是太子,恪守那些铁律,绝不能犯。
这些事我北征前,会和太子再说一次,但太子毕竟天潢贵胄,在某些地方是不如杨学士的,所以需要杨学士查缺补漏。」
李显穆的声音带着丝丝肃然。
「明达对在下似乎很是重视,太子党中有吏部尚书这等九卿天官,在这其中,我似乎不算是什幺重要的人物。」
李显穆嗤笑道:「势位纵然重要,可位置和人却更是关键,你虽然只是五品官,却处于内阁这个关键时刻可以进言皇帝的地方。
很多大势,仅仅一言就会发生变化。
况且杨学士和那些科举上来的书生,可颇为不同,在市井中摸爬滚打,而能够卓然于世上,乃是真正的人物。」
杨士奇眼中闪过晦暗之色,擡头和李显穆对视,一时之间却不知道,谁的瞳眸更加幽深。
李显穆这句话,内里含义却很深,只要了解过杨士奇的经历,都不会小觑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