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国公……」
朱棣刚想选择丘福,但很快脑海中就回想起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发生在五年以前,那时他进南京不久,和李祺聊起迁都之事。
二人都心知肚明,蒙古一直以来都是大明最大的威胁,日后总是要开战的,当时便盘点起当世诸武将,谁能承担这份重任。
当时李祺很明确的点出了两个人,「朱能和张辅。」
朱能死在了平安南的路途上,而后张辅果然没有让他失望,有大将风范。
「淇国公丘福呢?靖难之中,身经百战,屡次担任前锋,为我克定难关,靖难功臣中名列第一。」
「为帅在谋,为将在勇,先锋就是先锋,敢打猛冲,就是一把刀子,可帅是握刀子的人。」
朱棣不得不承认,李祺说的非常正确,丘福的确不是稳重的性子,就是个二愣子,况且李祺和丘福无冤无仇,甚至根本就不认识,没必要故意说他坏话,既然这幺说,那就真的是不行。
「唉,大明广袤,竟至于如此无人乎?」
「陛下怕是已然蠢蠢欲动想要亲自去了吧,比起在皇宫里做个皇帝,您更喜欢驰骋沙场的那些时光。」
朱棣愕然。
回忆在这里戛然而止。
「朕将御驾亲征!」
朱棣在金銮殿上站起,众人都仰头望着他,殿中辉光照下,皇帝的脸上带着纵横意气。
在这一刻,每个人都清晰的感受到了,这位马上皇帝胸膛中所跃动的好战之心。
江南的温柔小意、细雨春风,那些足以侵蚀人意志的温柔乡,绝不能让这位英雄有片刻的止歇。
他会是个好皇帝,但他更是个优秀的将军。
他的归宿只有战场和血火!
「胜利将属于您!至高的大明皇帝陛下!」
群臣万呼。
……
呼啸如山海的征兵令,从北平向着整个黄河以北的卫所传去。
皇帝亲征,除了京城最精锐的三大营外,还需要无数的民夫和军队,大明所建立的军户制度,在动员方面是绝对没问题的,浩浩荡荡的无数人马,向朝廷所颁布的集结地集中。
太子朱高炽被任命监国。
在离京之前,李显穆趁着进东宫为太子讲课之时,入了东宫一趟。
将之前和杨士奇说过的那番话,仔仔细细又讲了一遍,几乎是手把手的将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都和朱高炽讲了一遍。
听的朱高炽冷汗涔涔。
「竟能如此凶险。」
李显穆喟然叹道:「殿下,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这又算是什幺呢?至少只要殿下谨守规矩,汉王的机会就不大,当初李建成面对唐太宗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绝望。」
虽然李显穆举的例子很怪,但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
李建成面对李世民才是真的绝望,而他的弟弟与之相比,机会的确不大。
「姑父当初扶我登上储君之位,现在显穆你又为我事事谋算,我能有今日,全赖你们父子之功,若是有朝一日,有九五之尊位,我必还今日之恩。」
朱高炽颇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