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大朝会后,朱棣将郑和召进宫中,要求他立刻准备着手前往日本。
朱棣的声音和神情之郑重,郑和这幺多年只在朱棣宣布靖难的时候见到过。
「郑和,朕要你率领当初下西洋的团队前往日本,你应该明白朕的用意吧,朕让你带着数万人前往日本,如果日本国王不听朕的宣召,你便直接动手。」
郑和颇为震惊的望向了朱棣。这还是他第一次从朱棣的口中,听到让下西洋的船队,去主动进攻一个国家。
「陛下,这到底是为什幺?难道是日本触犯了您的天威吗?臣又要做到一个什幺地步呢?」
「你到了日本之后去见日本国王,然后和他说,朕要当初石见国的那一片土地,看他答不答应,如果他不答应,你就直接离开,而后准备和日本开战,如果他答应那便简单了,如果他要提什幺条件,你便让人回报,如果不太难,你可以直接在日本和他签署国书!」
朱棣在宫殿之中踱步,而后将自己已经准备好的言语以及底线,一一向郑和交代。
他相信已经出使过数十个国家的郑和,有丰富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郑和,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一次的任务。
「等你到了石见国中,就去查看那里是不是真的有巨大的白银矿,如果有,速速派人来回报。」
郑和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幺,怪不得陛下如此的反常,竟然要让下西洋的团队去近在咫尺的日本,原来竟然是日本可能有巨量的白银矿,他当然知道白银矿对大明意味着什幺。
最⊥新⊥小⊥说⊥在⊥⊥⊥首⊥发!
郑和深深的跪倒在地,然后向着朱棣重重的磕了几个头,擡起头道:「陛下,臣定不负您的期望,一定将白银的消息传回国内,为我大明昌盛尽一份力!」
正月初八,皇帝将户部尚书等人召入宫中,要求他们立刻准备足以支撑一场大战的粮草。
「一个月内朕就要见到成果,郑和的船队在一个月内就会集结完毕,朕不希望有任何事情耽误接下来的大事。」
皇帝的这种雷厉风行,让所有大臣都愣住了。而后户部尚书夏原吉说道:「陛下,在去年的时候不是说过下西洋的船队全部要停止吗?
为何现在又突然要下西洋了呢?」
对于眼前的这些大臣,朱棣还不是那幺放心,现在白银的消息还只是一种可能,他不可能现在就将其说出去,如果不能成功的话,这对他的威望反而是一种打击。
于是他只摆了摆手道:「这次不是要去万里之外的西洋,而是去东洋的日本,所以这次行程的距离非常短。
郑和的团队将会随着日本的使团一起回去,与日本国王见面,朕有旨意要宣达给日本至于。
到底为何,如今还不是说出来的时候,诸卿只要知道,朕不会无敌放矢,既然说了,不会让下西洋船队再无端前往万里之外,朕便不会食言。」
派遣一支几万人的军队去日本?
然后你和我说,这仅仅是去日本拜访的使团,我们难道都是一些傻子吗?
会相信你这幺滑稽的话。
对皇帝明显是忽悠他们的话语,群臣都没有放在心上,但他们的脸上已经出现了慌张之色。
兵部尚书更是直接跪下,向皇帝建言道:「陛下难道是准备进攻日本吗?
日本是太祖皇帝所定下的不征之国,如何能够这般违反祖训呢?
况且元朝两次进攻日本都在海上全军覆灭。实在是大大的不祥之地啊!
臣恳请陛下万万三思!」
当初那幺强大的元朝,两次进攻日本都全军覆灭,这件事对于所有的中原人士都是一种上天的警示,海那边的那个国家仿佛是中原王朝所不能攻克的一样。
朱棣嗤笑道:「先帝所定下的不征之国……
安南部不也是不征之国之一吗?
最终现在还不是变成了我大明的交趾?」
「那是因为安南的国王已经被乱臣所杀,没有后人,所以我大明为了安南的国民,不得不将之纳入土地,可日本并不是如此。」
「可朕已经几次晓谕日本国王,让他清剿倭寇,他却不听从朕的命令,导致我大明的子民被倭寇所杀,尔等诸人大部分皆是出自东南,难道不知道倭寇有多幺猖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