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载他离去的大船停靠在码头边,副使自船上匆匆走到李显穆身边禀告道:「抚台,船上已然全部备好,我们可以出发回京了。」

李显穆点点头,而后面向江南诸官生朗然道:「诸位,此番叨扰江南,有劳诸位协助,创下一番功绩,本阁这便告辞了,我等山水有相逢,本阁祝诸位青云直上!」

「此皆抚台之功也。」

「抚台有能,造福江南,我等佩服。」

李显穆转身上船,临最后,有人高声问道:「抚台可还有一言告江南诸生吗?」

李显穆指着那高高耸立的石碑,「不忘长江金陵之誓即可!」

「绝不敢忘!」

「我等绝不敢忘!」

零星的声音从江畔传来,皆是少年、青年之人,这其中或许便有于谦这等有志之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船帆高升,向北而去。

————

永乐八年,江南地区爆发了轰动朝野的「妖术案」,波及了明朝两京一十三省,并迅速成为太子党和汉王党夺嫡的焦点,李显穆在这种风波中挺身而出,他先是保下了太子,其后又前往江南将此事定性,江南士绅成为了「妖术案」的牺牲者。

但这不意味着江南士绅的便是无辜受难,其后所发生的「奏销案」、「哭庙案」,证明江南士绅的腐朽堕落在永乐时期已经颇见端倪。

李显穆严厉打击了奏销案、哭庙案中的涉事士绅,近五万人被流放到安南,其中包含大量知识分子、工匠、乐户,如今安南省望归县便是这些人所建立。

接连爆发的「妖术案」、「奏销案」、「哭庙案」,使江南士绅在政治上再次遭遇了巨大打击,史书记载,『苏、常二州,士绅耆老为之一空』,但得益于李显穆卓绝的政治手段,利用「长江金陵之誓」大幅削弱了江南士绅的逆反心理,使明朝南北弥合的进程再次向前。——《永乐江南大案见闻录》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