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在现代受人诟病,在古代更是大忌,非常受人诟病,甚至前途有限。
朱棣也没想到,李显穆甚至都没有发力,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陷阱,就让人陷了进去,眼见无法自拔。
蹇义见状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怪不得这些人只能一辈子在翰林院中修史。
囿于规则之中,又能成什幺大事?
他是不能接受朱熹不入十哲的,眼见理学众人,竟然被李显穆如此轻而易举的逼入墙角之中,便从队列中走出。
「李副宪,我有一言。」
「天官请言,显穆静耳倾听。」
李显穆依旧是从容之色,他没觉得这个小小的陷阱,真的就能阻止朱熹入十哲,对付对付那些老翰林还行,蹇义这种在宦海浮沉十几年的人,可不好相与。
蹇义言语也非常从容,并没有焦急之色,他郑重正色道:「李副宪方才所言三不朽,固然是圣人标准。
可却也太过于极端。
况且文庙之中,本就有孟子在列。
理学比之仁义大道如何,想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也不在这里多做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