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那该派哪位国公去呢?」

李显穆很从容道:「英国公镇守京营自然不能去,定国公出自徐氏,魏国公已经镇守南京,那定国公自然要留在京城。

只剩下淇国公和成国公,陛下属意谁呢?」

朱高炽沉吟了下,而后缓缓道:「让淇国公去吧。」

殿中众人顿时一凛,谁不知道淇国公府一向和汉王勾勾搭搭,当初第一代淇国公丘福就几次建言立汉王为太子。

镇守交趾当然是国朝重事,沐国公府在云南几乎是土皇帝,不逊色王府,但沐国公府在京城几乎毫无政治势力,被排斥在大明政治核心之外,也是事实。

这是约定俗成的政治规矩,在地方势大,就不要再想染指中枢了。

为了弥补在中枢的缺位,沐国公府很积极和在京勋贵联姻,以及往宫中送女儿为妃,历史上张婉就是这样嫁到沐国公府的。

而现在陛下是借着这件事,准备把淇国公府一系政治流放,以防止日后和汉王串联生事。

那李显穆方才说的那番话……

众人不由惊疑起来,按道理来说,英国公三征安南,平定交趾,在安南威望极高,若是让英国公去镇守,才是最好的选择。

「陛下英明!」李显穆立刻恭声道。

他当然是故意的,真把英国公弄到安南去,的确对镇守安南最好,但他的政治势力就会缺失很重要的一块。

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结果。

做事固然重要,但维持稳定的能够做事的基本盘更重要。

李显穆能这幺快就聚拢起这幺大的政治势力,是因为他并不是个万事理想主义的人,而是一个相当实干的政治家。

他对下属从来不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他的底线很简单。

只要不残害百姓、害人性命、欺男霸女、辱人清白。

很多不明确违反国法的灰色地带,他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太过分就行。

他自己是什幺人,他很清楚,所以他一直说父亲李祺才是真圣人,而他永远也做不成真圣人。

殿中众人即便有怀疑李显穆是故意的,但此刻君臣默契的一唱一和,将这件事盖棺定论,其他人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再多嘴。

经过这两件事,一场内政会议变成了大明军事政治会议,且参会提建议的全部是文官。

……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