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艮有大才,朕任命他为应天府尹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巡抚,主持南直隶拆分之事。
若事情办得好,回京朕就升他做尚书。」
众人对皇帝直接允诺王艮尚书都没觉得不对,对王艮的能力也不怀疑。
概因王艮是朝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大臣,官路既顺畅,又不太顺,总差了一口气。
王艮是李祺唯一的亲传弟子,心学大佬之一,在士林中声望卓着,但因为是李祺的弟子,在建文年间被牵连没能中进士。
他在永乐初年就曾经入内阁,当初内阁中的众人,现在都已经挂尚书、侍郎衔顾问御前,而他因为早早离开内阁,不算是太子党,所以在洪熙朝没得到加恩。
之后他为了心学在江南的发展,自请离京前往浙江担任学道提督,这就有些走上了邪路,就像是一个最终目标是七武海的官员,不在块块上一路升职,而是一头扎进了条条里面,那最终最好的结果就是二十四诸天。
好在他后台硬,有李显穆,最终还是让他走进了正常的道路,一步步在江南诸省以及南京六部中迁转,又抓住机会回到京城,担任了礼部侍郎。
走到这一步,王艮只需要等就行了,等前面有位置空出来,左右都御史、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通政使,这八个位置,能让他更进一步。
现在有了巡抚都御史,不仅仅是多了容纳高级官员晋升以及调换的余地,还能把一些六部尚书调走,给后边的人腾位置。
定下拆分南直隶的人选后,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众人面前,文官的去向已经解决,武官呢?
南京五军都督府是个空架子,其中很多在迁都后已经到了北京,镇守太监可以直接调回来,但魏国公和韩国公镇守过去不久,该怎幺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