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于认错,且能听从劝谏。
现在这里只有你我三人,朕就给你举个近代的例子,我朝太祖皇帝。」
朱瞻基悚然一惊,父皇可真的是不太喜欢太祖皇帝的执政风格啊,竟然用太祖来做例子。
「你大概是没看过太祖实录,朕就给你讲讲。
洪武二年前后,太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大明建立之前,太祖几乎是和唐太宗皇帝一样的人,纳谏如流。
于是能够从一介草莽而一跃为天子。
洪武二年后,太祖皇帝便听不进他人之言了,变得愈发刚愎自用起来,事事干纲独断,分封诸王这件事,你觉得太祖皇帝做的对还是错?」
这谁能不知道?
不要说什幺太子朱标能压得住诸王,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了,分封藩王是迟早出事。
因为皇位太过于诱人。
李祺和李显穆也是绝对反对分封藩王的,就连镇守交趾,都没踢过让藩王去,而是派遣了镇守国公。
朱瞻基毫不犹豫的说道:「不对,是祸乱的根源。」
「是啊,谁都知道不对,可有人谏言太祖,反对封王,太祖把人直接杀了。」
「一次完全无过的谏言,出自于忠心的谏言,就算是不想采纳,把人贬出京城就算了,何至于直接把人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