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探子来报,汉王果然坐不住了。
汉王这条胖头鱼,终究是被李显穆这个高明的钓鱼人,给钓了出来。
……
不及大朝会。
一道来自山东的消息便经过八百里加急,传到了京城之中,汉王朱高煦,反了!
皇宫。
「朱高煦在乐安挂起了反旗,说朝中有奸臣,败坏祖宗的法度,要毁灭大明的社稷江山,他要奉天靖难,诛除奸臣,匡扶社稷。」
内侍胆战心惊的将这番话在华盖殿上道出。
奉天靖难四个字重重砸在朱瞻基心上,让他的脸都扭曲了起来,「奸臣?谁是奸臣?」
内侍踌躇着,还是缓缓道:「他说是……是……」
「是我。」李显穆面无表情的站在殿中,「汉王说的是我,对吗?」
「是……」
朱瞻基直接笑了出来,可殿中却没人笑,因为皇帝的笑声之中没有半分喜意,只有如同万年寒川一般的冰冷。
「太祖皇帝亲自教导抚养,太宗皇帝、先帝、朕,三代皇帝重用,我们都认为李显穆是忠臣、良臣、贤臣,唯独汉王认为老师是个奸臣,他可真是聪慧的,能知人所不知。」
「老子说过,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丑的存在,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恶的存在,这世上若都是聪明人,那便没有蠢人了,正是汉王的存在,才映衬着满朝的君臣,皆是贤君、良佐。」
李显穆这番毒舌,立时将殿中凝滞的气氛一扫而空,皇帝以及群臣,纷然大笑起来,语气之中满是嘲讽之色。
若是汉王知道朝廷君臣对他如此不屑一顾的话,怕是又要气的落金豆子了。
朱瞻基因李显穆的一番话,略微消了一些气,「不过汉王造反,不得不重视,总要先拿一个章程出来。」
奉天靖难,还是让人有些不安。
「陛下,当初汉朝爆发七国之乱,汉景帝先斩杀了晁错,让叛乱的七国失去了道义,如今我等可以先效仿。」
这话没人敢接,朱瞻基也将目光落在了工部尚书身上,眼底寒意大炽。
工部尚书好似不曾看到,接着说道:「如今汉王指责元辅为奸臣,自然不能效仿,但是汉王在其中还说,变更祖宗的法度,臣以为这些完全可以改回去,让汉王失去道义,如此一来,我朝廷天军,岂有不胜之理?」
原来如此!
工部尚书真正的目的不是要弄死李显穆,他当然知道做不到,他只是单纯的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把关于工部改制的事情,取消掉。
若是一个对改革不坚定的皇帝,或者一个刻薄寡恩的皇帝,那他的计划可能就会成功,但可惜他遇到的是朱瞻基。
朱瞻基发自内心的看不上他叔叔朱高煦,让他向朱高煦认错,那可真是太不可能了,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于朱高煦会造反,朱瞻基早就有心理准备了。
是以工部尚书一说完,朱瞻基就立刻寒声道:「卿家若是如此说,便殊为可笑,自古只有堂皇之师,岂有天军却畏惧敌人的?
至于爱卿方才所说,朕只说一次,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所有改制,都要严格的推行下去,尤其是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