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按照道理而言,皇帝想要推行,李显穆也不反对,那这件事就很难被反驳,尤其是如今大明选皇后都是小官,外戚势弱。

后妃全凭皇帝宠爱,在外朝并没有靠山。

再加上先前的胡荣之事,理论上不会有很多人为胡皇后说话,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对废后之事,是相当坚决的。

而且孙贵妃还有太子这件利器,在这种事上反对,那可真是落不了好。

但其后所发生的诸事,远远超过了二人所预料。

朝野之间反对的人,声势堪称浩大!

不仅仅是京中的朝臣在上书反对,地方上也有大量的官员上书,反对废后,他们认为胡皇后无过,不应被废,孙贵妃虽然有子,但古来有子的妃子诸多,立为太子的亦不少,岂能因此而立为皇后呢?

况且民间四十无子,才能纳妾,如今皇后正处于盛年,今日无子,翌日不一定无子,这般废后,实在是不通常理。

皇帝若是废后,岂不是助涨民间气焰?

这等声势,通政司直接被奏章淹没,一批批的往内阁搬,内阁几人脸色都很是难看,而后悄悄望向李显穆。

这些奏章不仅仅是反对皇帝废后,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攻讦李显穆,说他「行宰相之实,辅弼君王,却不能劝谏,一味顺从,媚上而奸刻」,又说他「不能执正道,而枉顾正妻、侧室伦常,岂不是要掀翻天地」。

文渊阁中,气氛凝滞,如今身处深寒冰川之内,又落针可闻,良久,杨士奇才带着探究之意,开口道:「明达,这些奏章,你看怎幺处理?」

李显穆脑海中一直在疯狂闪过无数前因后果,这件事甚至有些出乎了他的预料,听闻杨士奇询问,他擡起眼,带着莫名的语气,「士奇觉得呢?」

杨士奇试探道:「这些奏章所说也不是全无道理,此事兹事体大,不如询问过陛下再做决定?」

李显穆瞳眸更幽深了几分,望向杨士奇,让杨士奇只觉有些发抖,好像心底的想法都被看穿了一样。

李显穆又望向其余几人,杨荣面上、眼底都带着焦躁之色,杨溥若有所思,却不知在想什幺,黄淮满脸担忧,金幼孜带着几分焦急、视线则不时往其余几人身上看去。

这小小的一个内阁,众人心思却繁杂的很,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今日之事,态度自然也各不相同。

「诸位觉得呢?」

「不妥!」杨荣当今第一个开口,沉声道:「询问陛下,岂不是将此事甩锅给陛下吗?

让陛下直面大臣的反对,那要内阁干什幺?

诸位,我等从永乐朝就历事阁臣,若是内阁势弱,我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此言万万不可再说。」

杨士奇眉眼下合,「子荣所说有理,是我方才失了分寸,只是此事如今声势极为浩大,怕不是我们内阁能压下来的,倘若日后被扣一个阻隔内外、隔绝圣听的罪名,那可就不好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