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从永乐初年建立后,二十多年之中,只在永乐初年换过人,后来只有一批旧人进进出出,从来没有其他人进来。
换句话说,在世人眼中,内阁尚且不算是一种常设的制度,而是将内阁和如今的这几位内阁大学士绑定在了一起。
「就算是有些想法,也实属正常,毕竟人不患寡患不均。」
李显穆将众人的神情收入眼中,淡淡道:「甘肃方面传来奏报,地方官员上下其手,贪污朝廷的赈灾款,我欲要向陛下上奏,派内阁大学士黄淮往甘肃担任巡抚,清查此事。
再派内阁大学士金幼孜巡抚诸镇,而后担任辽宁巡抚,坐镇北边。
内阁诸事忙碌,走了两人,便要再往里面填两人,届时将会召开廷议,由朝臣从朝野之中,推举三品及以上官员入阁,共襄国事!」
轰!
在座的众人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震惊,纷纷站起,丁零当啷的响起各种声音,杨荣刚刚捧着的茶杯,甚至直接落在了地上,可想而知听到这个消息,心中震惊到何等地步。
这番话何止是震撼,简直就是震撼。
若是传了出去,怕是整个大明政坛都要抖三抖,震一震。
李显穆的肩上扛没扛着大明两京一十九省,不知道,但他身子一晃,大明江山真的会晃荡,这毫不夸张。
轻而易举的安排两个内阁大学士,把黄淮和金幼孜外派,别人说起来可能是痴人说梦,但对于李显穆所说,没人会怀疑。
「元辅,当真要……」
杨荣心中有些不知道现在是什幺感觉,两位内阁大学士就这样出了阁,他和金幼孜以及黄淮是从永乐初年就共同在内阁做事。
如今二十多年了。
现在猛然要换人,竟然有些不适。
可他是绝顶聪明的人,几乎在瞬间就明白了李显穆这番做法的背后深意。
一则向天下人展示,内阁大学士是一种权位,它能进能出,能迁转诸部、能转任外省,和其他的官位并没有区别,并不是如今几位内阁大学士的专属之物,而是面向所有官员的。
二则从内阁大学士的选取上,制造一种感觉,永乐时期的内阁大学士,是皇帝随便选择,甚至就连刚刚入仕三四年的低级官员都能入阁。
但现在经过廷议,只有三品及以上的高官,才有资格被推举内阁,这就相当于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内阁的崇高地位。
「元辅此举真是高明!」
作为内阁大学士,杨荣自然是最先反应过来的,立刻恭维道,「此举一开,必然极大削弱旁观者的敌意,甚至可以分而化之,甚至可以将政敌纳入内阁,一旦入阁,那可就不由他翻天了。
一切权柄,皆操持于元辅手中。」
其余众人也纷纷反应过来,齐声称赞李显穆此举巧妙。
「这不过是第一条应对之策罢了。」李显穆淡然道:「仅凭这个,可还不够,甘肃之事,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