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礼部尚书说出这四个字,就是为了把李显穆排除出帝师行列,因为李显穆虽然是圣人子弟,也曾经连中小三元、大三元,但他还真的算不上鸿儒,而一直以经世致用的面容面对天下。

从他出世以来,从来没有在学术方面发表过任何一篇文章,也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经典讨论,甚至在传播心学这方面,他所做的也是利用政治影响力来推动。

真正传播心学思想的一直都是他师兄王艮。

虽然,这都是李显穆装的,他是故意不在学术上发挥天赋,要知道,在李祺使用半圣之姿后,李显穆最强的一项天赋就是学术,政治天赋反而稍逊。

但世人不知道。

真以为他不擅长这方面。

李显穆自然不可能现在暴露,于是微微垂下头去,他不会去争皇太子的帝师资格。

没有意义。

成为帝师,是为了潜移默化的向未来的皇帝施加影响力,可如今已然是宣德九年,明年朱瞻基就会驾崩,一年时间,根本来不及施加什幺影响力。

后宫可是有太后和皇后的,再怎幺比,难道还能比得过那两位吗?

未来皇帝的态度,实际上取决于太后、皇后的态度。

李显穆所考虑的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张居正和李太后合作的模式,皇帝服从太后,于是皇权在李太后手中,李太后再通过制度,把权力让渡给内阁首辅。

一开始高拱,但是高拱失去了李太后的信任,于是灰溜溜的被赶回了老家,张居正则被信任,得以掌权,这就是万历年间的权力运作模式。

李显穆预计,若是皇帝朱瞻基驾崩,极大概率会将政权移交给张太后和孙皇后,而后设立辅政大臣。

那他真正该施加影响力的,应当是张太后,孙皇后大概率是难以合作的,毕竟现在孙光宗还在南京城里关着呢。

「鸿儒吗?」

皇帝重复了一句,轻轻点头,「是应当寻鸿儒教导,除了鸿儒之外,朕也会亲自教导他,还要为他多选几个师傅,当初太宗皇帝为朕选了很多师傅,才有朕今日,如今朕也要让皇太子,文武双全,未来能克继大统。」

见到自己的意见被采纳,礼部尚书顿时欣喜,当即便举出几个例子,皆是在朝野之中,颇有盛名的鸿儒。

见李显穆一直沉默,其余人也忍不住开始推荐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

「老师觉得呢?」

皇帝一开口问李显穆,其余人顿时安静了下来,李显穆平静着、施施然道:「皇太子年纪尚幼,心性不定,如今所学的应当是正心之法,使皇太子未来能有慨然于振作天下之心。

国朝选士,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培养君王则更是如此,让隋朝二世而亡的隋炀帝,并不是没有才华、并不是没有才能,可却没有德行,于是肆虐天下,最终导致国败社稷亡。

臣并无太多推荐,只请陛下以此选士。」

朱瞻基含笑朗声道:「老师所言,朕都记在心中了,当真是明言之理,诸位卿家今日可再推荐些人,朕思索一番再说。」

殿中群臣又开始分别推荐自己派系,或者和自己有关系的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