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弦哥喜欢古诗(近体诗),偶尔也能胡几首,但在小说正文中,弦哥有一个执念,只能集句古人的诗句,断不能用自己写的诗,因为那样才真是跳戏了。

弦哥认为作者不能在小说正文中在角色之外插入自己写的诗(角色多是外国人,没法让他们写),那相当於自评,作者是不能在小说正文中穿插自评或註解的(金宇澄老师除外)。

前言和后记以及题外话不是正文,在前言中,弦哥写了一首七言绝句,题目是《天卫二十八》。

这里是后记之后的题外话,不算正文,加上弦哥有强迫症,自作七律一首,作为对前言的呼应,算是回应书友想看弦哥自己写诗的要求,同时也作为对於创作过程和整部小说的一种別样的总结。

七律《未完待续》

拾来古镜照今途,

摒去新诗仗旧符。

地气澄清昌荐藻,

天王繚绕弱蜘蛛。

行人得伴循玄道,

汗水温冰润玉壶。

两命无通还竞戏,

五星有信自连珠。

七律是近体诗中格律要求最严格的一种,弦哥希望通过自评此诗,將学诗心得与书友分享。

关於押韵:

后记中已经介绍了平水韵,唐宋近体诗多用。除此,有清朝人归纳的词林正韵,对严苛的平水韵进行了简併,更宽泛的还有中华新韵。

弦哥的这首七律押平水韵,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途、符、蛛、壶、珠均为平水韵“七虞”韵部,且都是现代常用字,现代读音也都符合新韵。

所以,这首诗用的是更严格的平水韵,也可称为“净窄韵”或称为“新平水韵”(別找度娘,这两种叫法是弦哥独创的)。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关於平仄:

平仄对於绝律诗最为重要,每句偶数字必须平仄相间,上下句组成一联,相应位置平仄必须相对(相反),而联与联之间则需相粘(相同)。

总结一下:考察偶数字,句中平仄相间,句与句平仄相对,联与联平仄相粘。

这是一条铁律,一首声称是近体诗的作品,偶数字平仄错用,哪怕只有一字,立即被一票否决,判定为“不及格”,不及格这个词汇就出自於此。

那奇数字呢?七律第7个字,押韵的用平声(韵脚),不押韵的用仄声(白脚),否则同样判为不及格。

除三平尾、孤平等特殊规定,1、3、5字平仄错用不为错,也就是常说的“一三五不计,二四六分明”。但二四六位置的平仄必须用对。

比如被史家称为的千古第一七律,杜甫的《登高》,有的1、3位置上的平仄就不对,弦哥把这些字挑出来,分別是:“风、渚、沙、百、多”。全诗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袞袞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浊酒杯。

另有诗评家以崔顥的七律《黄鹤楼》为第一,而黄鹤的“黄”字平仄就是不合的。

再强调一次,除特殊要求外,1、3、5位置平仄不合,完全是合格的,不能判为错。

但另一方面,诗歌是文人的文字游戏和雅趣,並不是1、3、5不计就乱用平仄,除非不得已还是会儘可能用对,叫作:“求工”

古人“求工”的证据体现在统计结果上,如果不考虑1、3、5的平仄,那么8句就有24个字不计平仄(实际规则很复杂),分布概率应该是每首七律有12个字平仄不合。

实际情况是,好事者票选的排名前100首的七律中,平仄不合的字最多的有八个,最少的只有一个字,远低於12这个平均值。可见诗人们很自律,都是儘可能求工的。

流传下来的古人七律中,有平仄完全符合格式表的吗?应该有,只是弦哥暂未见过,有心的书友可以找一下。每个字都合平仄的叫作:“满工”

弦哥这首七律平仄如下:

诗中“繚绕”的“繚”字和“得伴”的“得”字,现代读音都是扬声(二声),属於平音字。

但在古汉语(诗词)中,“繚”和“得”都是上声(三声),是仄音字。

拾来古镜照今途,

平平仄仄仄平平摒去新诗仗旧符。

仄仄平平仄仄平地气澄清昌荐藻,

仄仄平平平仄仄天王繚绕弱蜘蛛。

平平仄仄仄平平行人得伴循玄道,

平平仄仄平平仄汗水温冰润玉壶。

仄仄平平仄仄平两命无通还竞戏,

仄仄平平平仄仄五星有信自连珠。

仄平仄仄仄平平弦哥的这首七律是满工吗?

不是,有一个字不合,本应用平声,诗中是仄声,就是五星的“五”字,因为位置是第1字,

所以不算错。

弦哥不是有强迫症吗?把“五”字改一下,不就可以“满工”了吗?

不能改!如果弦哥能改,古人亦可改,为何唐诗成百上千首七律之中未见一首满工?不是说古人也有强迫症,尽力求工吗?

弦哥后来想明白了,这是古人的一种自谦和留白(这里的白指小过错)。

满招损,谦受益,满工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