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佯装重病,以退为进,半年多不上朝的时间里,为了做戏做的更像,曾经把汤思退和他重点培养的另一位官员先后招至府上。
秦桧对他二人各自馈赠以千两黄金,俨然有托付后事的意思。
似乎,他真的要不久于人世了。
当时,这两个官员做出了全然不同的选择。
另一个官员选择了接受,他觉得,这是对秦相示之以忠。
但,汤思退选择了拒绝。
他声泪俱下地恳请秦桧收回成命,他说:若他接受这笔馈赠,无异于盼着秦相早死,所以万万不敢接受。
这一次,他的选择又对了。
秦桧垮台,受其牵连被贬谪的官员很多,但汤思退因为这件事而安然无恙,甚至还更进了一步。
因为他拒受秦桧馈赠的举动,被解读为与秦桧划清界限。
现在,他是执政中第一人,在他头上,只有沈该和魏良臣。
这两个人年纪都很大了,所有人都清楚,或许就在三两年之内,他就能成为当朝宰相,甚至是首相。
可能到那时候,他才刚满四十岁。
年纪,也是一份重要的政治资产。
所以,很多想要找一条粗大腿抱的官员,都纷纷投到了他的门下。
他如今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和权势,已丝毫不亚于日暮西山的沈该和魏良臣。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杨沅区区一个佥都御史,竟然敢向他当众发起挑衅。
杨沅只比他小十多岁,他当初依附的是权倾朝野的秦相,杨沅背后有无意政务却对皇帝有着极大影响力的晋王。
他们两人的晋升速度和风格都有些相识。
为此,汤思退对杨沅早已有了一丝敌意。
只是两人的地位相差甚远,他作为当朝执政,堂堂的副相,实在没理由去主动针对一只小虾米。
可现在小虾米主动向他发起了挑战。
人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汤思退自忖气量也绝对不小,但是换个人忤逆他,他可以一笑置之,杨沅不行。
因为别人忤逆他,那是蚂蚁撼树,他犯不上计较。
可杨沅,真的让他感受到了威胁。
他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今后的事情。
杨沅,他现在就要开始盯住了,杨沅既然爱出风头,喜欢为了迎合上意而做些哗众取宠的事,总有出纰漏的时候。
他会好好地盯着,只等杨沅犯错,才会出手。
对这种人,不出手则已,出手就得是致命一击,将他彻底打翻在地,叫他永不翻身,才能永除后患。
不然,焉知他拜相之后杨沅会不会紧跟着爬上来,成为他一生之敌?
既然道不同,就得消弭祸患于未然。
而另一件事,则叫他更困扰,一直委决不下。
他现在又要面临一个重大选择了。
高宗在世时,乃至新帝登基后,他都是坚定地站在主和立场上的。
这和秦桧无关,他因为投靠和立场受到了秦桧的重用。
但他的立场,却不是为了迎合秦桧,而是他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大宋的国力弱于金国,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种情况下,大宋就该以保境安民为国策,对外推行议和绥靖的策略。
轻启战端,在他看来,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虽然才不到一年光景,天下大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他并不认为,大宋就有资格激进起来。
金国虽然分裂了,可分裂之后的金国,依旧拥有着远比大宋更广袤的领土,金强宋弱的格局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高丽、新金对大宋的亲近与臣服,于实质上对大宋又有什么帮助呢?
更何况,金国还出让了临洮给西夏,使得西夏与大宋重新接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