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们的船队都是可以跑远洋的海船,本可以走直线,回到大宋海域再靠近海岸线。

但鹿溪抱着万一的希望,吩咐船队从一开始就沿海岸线南下。

她觉得二哥不能按计划杀至即墨港,是因为金军陈重兵于即墨,阻挡他靠海。

但二哥终究是要南下的,或许会另找出海口。

如果她不去接应,二哥哪怕到了海港,也只能抢夺渔船,那样的话,恐怕就不能带领整支义军下海了。

因为她的沿海而行,所以远在数十里地之外的滚滚浓烟,才被她看到。

鸭哥立刻放了几条轻舟下海,由三上千雅率队,带着几条轻舟靠近海岸去探查情况。

结果,他们救回了几个落海的渔民,得到了义军已兵至琅琊的消息。

鹿溪又惊又喜,马上命令舰队靠近,试图接应。

不过,这片海域码头附近水不算太深,那些被金军烧掉的船只七倒八歪的沉了海,也阻止了鹿溪船队的继续靠近。

他们只能等在近海处。

不久,他们便发现码头上的金兵数量明显增加了。

鹿溪趁夜派人乘小船靠岸,抓了“舌头”询问底细。

这时他们才知道,义军并未在琅琊地区多做停留,他们稍作休整,便继续南下了。

而追赶的金兵正分批赶到,一部分留下,加强沂州地区的防务,一部分继续追下去了。

杨沅的几次回马枪,给金军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所以,他们不敢不留人,谁知道杨沅会不会再杀一个回马枪?

况且海上的宋人船队,已经被他们发现了。

既然有宋人的船队在伺机接应,他们不得不怀疑,这里是继即墨之后,杨沅的又一处接应地点。

金兵在一路向南追赶时,自己也已经跑乱套了。

各路金兵之间,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只能各自为战。

先期追到的金兵,又要沿途留人布防,提防回马枪。

所以,能够衔尾追去的兵力便有限。

这也给了义军更多的腾挪空间和休整时间,使得他们能一路南去。

……

年关将近,战事仍酣。

金国“烽燧局”的蒲辇长邓越再次立了大功。

他截获了一份宋国的重要情报。

而且,大概是因为事情紧急,且交代的内容过于细致,无法用太过隐晦而简单的语言来交代任务。

所以宋国这次传递的重要情报,居然是用的非常容易破译的密码。

邓越很快就破译出了密信的内容,立即飞骑驰报南京路兵马都总管杨棠。

杨棠见了密信,不禁大吃一惊。

但是,宋人的密信和密探就在眼前,而且那三千阴魂不散的宋军也确实在按照秘信中的交代路线在行动,杨棠不得不信。

于是,杨棠立即紧张安排起来。

……

宋国这边,枢密院机速房副都承旨钟会,国信所勾当官曹怡然,与舍人言甚,此时也在匆匆进行着谋划。

一朝天子一朝臣,赵瑗登基后,即便很清楚杨存中的忠心,也把他从枢密使的位置上调开了。

小皇帝赵愭登基后,也要大量任用他的心腹。

尤其是在一些重要岗位上。

不过,小皇帝赵愭成为太子尚没有多久,就匆匆上马做了天子。

他的一班东宫属臣资历尚浅,很难一步到位,窃据高位。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