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涉及复辟案的一众官员俱都判了绞刑,这其中囊括了一些宰执和六部中一些尚书和侍郎。

皇帝下旨,由二大王赵恺监国共治,并拜杨沅为丞相。

杨沅不仅是独相了,而是丞相。

独相也可以是有好几个宰相的位置,但都空缺着,只有一个宰相在任上。

而现在,杨沅是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丞相。

如陈维清、马重远、乔贞这几位宰执,全部做了实缺的尚书。

中间不设参知政事,也不再设立第二位宰相。

权力的最高架构,就是皇帝,庆王和丞相。

其下便是六部,直接对丞相负责。

接着,丞相杨沅便上书天子,为判了绞刑的众复辟官乞命。

天子又下了一道赦书,将陈康伯、张浚、赵密、陈俊卿还有一些尚书、侍郎由绞刑改为罢黜为民。

唯有首恶黄侍郎,皇帝坚决不肯宽赦,依旧判处绞刑。

那些被罢黜为民的,虽然在地方上依旧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

但是和告老还乡,那待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他们在地方上不可能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了。

至此,赵构朝时的老臣,尤其是北宋时候考中进士的老臣,已经从朝堂上一扫而空。

由上而下的整个官僚体系的大洗牌,还将持续下去。

恐怕没有个一年半载,不会彻底安定下来。

而朝廷中枢的官僚队伍,则多样化、年轻化了。

尤其是武臣的地位,肉眼可见地提高了。

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却几乎没有流血,便完成了新与旧的蜕变重生。

对于诸多前朝老臣,皆以宽赦其罪,罢黜为民的方式,遣回各自祖籍荣养了。

这也凸显了杨沅对于朝政的掌控能力和强大的自信心。

他根本不担心这些老臣散落于地方之后,会对他造成什么威胁。

临安之变,天下震惊。

坊间黎庶,议论纷纷。

但是得益于杨沅在民间有着极好的声誉,再加上有太皇太后吴氏和皇帝赵惇给他做背书,尤其是二大王赵恺进入权力中心……

如此种种,使得杨沅在民间威望更隆,几乎没有什么人把他视为乱臣贼子。

只有士林中、官场上,有一群文官哀鸣不已。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