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启明赶紧回道:“大汗,正是这门炮,我们所制红夷炮形制,便按此炮而来,听闻此炮乃是海中打捞而起,此乃上天体谅大汗心意,特降下样炮于我大金。”
皇太极微微带笑,却没有接话,后金军在奴尔哈赤时期便缴获了许多明军大炮,特别在辽沈之战和广宁战役,这几座辽东大城中武备丰富,其中就包括明军早期仿制的红夷炮,分别是吕宋大铜炮和几门四号红夷小炮,但后金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才和方法进行摸索,无法用这些次品参考制作重型火炮,眼前这门红夷大炮确实是海中捞起,正好又是他最希望得到红夷炮的时候,连他自己也认为这是天意。
丁启明马屁得售,心情也放松一些,接着道:“六月时,奴才按大汗旨意,在各处贴榜招募制炮工匠,有两人揭榜而来,各旗也没有留难,小人与两人一一详谈,这两人皆曾制炮,已委以金火拜唐阿之责,分别制炮。”
“让他们两人过来。”
丁启明慌慌张张的跑到那群工匠中,带了两人过来,两人马上又跪倒地上,皇太极也懒得再让他们起来,温言问道:“你二人都是何处人士。”
两人吓得说不出话,丁启明赶紧拿脚去踢其中一个憨厚模样的中年人,那人才声音抖着道:“禀大,大汗,奴才叫王天相,是永平人士,去,去年跟着豪格贝勒到的辽,辽,到的大金。”
“你用何法铸炮。”
说到制作问题,王天相倒不结巴了,“用失蜡法,先用泥巴按炮口大小做一个泥巴芯,然后再外面按炮壁厚度覆蜡,捏成形后外面再上一层泥壳,阴干数月后用火烤,蜡便会流出,再焙一次之后填入熔融之铁料,因天热时蜡不易结,此法只有天寒时用。”
皇太极听得很认真,听完后点头道:“真乃妙法,来人,赏银十两。”…。
后面一个巴牙喇立即过来,给王天相发了十两银子,王天相张着嘴接了,丁启明赶紧提醒道:“快谢过大汗。”王天相才磕头谢恩。
接着另外一个叫金世祥的工匠,又介绍了泥模法,先是照炮体之外形旋成木芯,再将炮耳、箍、纹饰等模具按上,再往上面涂泥巴,晾干后敲出木心,在往泥模中注入铁制液体,这种方法不限天气,但是晾干泥模的时间要四个月以上,不能留下丝毫水分在泥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