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已经过了,皇上那里最属意的也是你,日后便是内阁的同僚了。”
梁廷栋沉稳的道:“皇上隆恩,但下官也要谢过老先生提拔,日后内阁中行走。有何不妥之处,还要请大人提点。”
温体仁笑着摇摇头,“内阁是咱们文人的最高处,但并非朝廷的最高处,要想做事顺遂,司礼监那边就得融洽些好,你就按惯例去拜会掌印老公。几个秉笔多少要有些表示。你在京师多年,那些事情都明白,如何应对,就不用本官多言。”
“下官理会得。”梁廷栋一副附耳恭听的模样。
“职官嘛,本官倒是你当吏部尚书,不过皇上似乎不愿其他人来当兵部尚书,是以也有些烦扰。也是这十多年来,就数你任内对建奴大胜最多。这次旅顺战罢,已有人在说三年平辽,皇上恐怕心中也有些意动,这个节骨眼上,不放你离任也是情理之中,你心中不要有怨怼才是。”
梁廷栋有些奈,其实从王永光下台。他一直就想换到吏部尚他当得有些心惊胆战,尤其是大凌河围城的半年里面,几乎夜夜不得安睡。好在他运气不错。陕西的洪承畴、曹文诏十分有能力,登州镇更是每每在关键时刻送来捷报,这才保住兵部尚书位置,但现在反而因为这些战功使得他只能继续当兵部尚书
“下官怎会有怨怼之言。若是皇上已经定下此意,下官唯有鞠躬尽瘁而已。”
“能这样想就对了。”温体仁站起来,在屋中走动了几步,转头对梁廷栋道:“朝中大事仍以辽东为首,建奴虽有小挫,但实力犹存,是以陈新那边,你要多关照,刘宇烈说调朱国斌去大同当总兵,你切不可同意。陈新此人虽是客气,但最不喜有人动他人马钱粮,早前朱万年的事情,后来听说是宋闻贤在办,就是因朱万年在登莱与他作对。陈新能打仗懂做人,你在兵部就要帮着他一些,有来有往才是长久。”
“下官明白,刘宇烈是狗急跳墙,最近一直咬着登州镇在河南不听玄默调遣之事,又声言猛将不可集于登莱一隅,想把登州镇下将官分调,昨日又提出调代正刚赴辽东,新增一个前屯总兵。不过是要拉扯陈新出来,只说登州镇拥兵自重,再扯上边将依附阁臣,让言官不再关注周延儒的事情,下官是绝不会准许他胡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