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陈新走到一个辊轧机前停下,这是个水力机器中的大家伙,用来压制枪管所用的熟铁皮,陈新拍了拍木架子,对王胡子问道:“铁料跟得上不?”

“熟铁倒是跟得上,如今文登搞了些小高炉。听说还用了焦炭炼铁,比闽铁还要强一些,但如今刃口点钢所用还需要苏钢。”

“芜湖那个东西?”

“是,苏钢反正不止一家,总归是芜湖那边,有好几十家,家家的雇工至少几百人。属下听商社的人说过,这次总算从芜湖高价请了人到文登,他们用的也是灌钢法,但其中有些秘法。刘大人组织人研究一年多,也没弄出来,最后还是要从芜湖挖人。”

陈新笑道:“刘大人又不是神仙,他以前也没有炼过铁,做不出来就去挖人,这是对的。”

“银子给得可高了,安家费都是二百两,其实那灌钢说来也简单的,就是生铁熟铁叠打,偏生就是没人家打得好。”王胡子一脸可惜状。

陈新看他样子,心中暗暗好笑,刘民有搞那炼铁有点不得其法,两人都没有什么这方面的知识,山东冶铁不是特别发达,刘民有的小高炉搞来搞去效果不好,最大的改进只有空气加热算是弄出来了。后来就只有去挖人,遵化铁厂是最大的官营铁厂,己巳年遭了兵灾,后来恢复了部分。但这个最大的官营铁厂的技术水平已经比不过南方,特别是要做刃口和刺刀的钢材,如今最好的还是要用苏钢,芜湖产的这个钢料驰名全国,价格也是不便宜的。

明代的钢铁产量在永乐时候就达到万吨规模,开放民营后民间铁厂高度发展,最大的广东南海县铁厂用工多达三千多人,官营的遵化铁厂也曾经多达两千五百人,佛山一地炒铁一项便有数千工匠。明中之后商业和流通更加发达,仅可查的广东民间铁产量就达到三千多吨,整个全国的产量估算至少五万吨。明朝灭亡之后三十年,欧洲产铁最多的俄国毛子年产量仅有两千四百吨。

到了我大清,即便是清末建了汉冶萍这样的近代工厂之后,全国总产量也只有七万多吨,英国在十九世纪中期就达到三百多万吨,而农奴制的俄国也达到了二十九万吨,满清已经连农奴制的俄国也比不过。

陈新自然也不知道这些细节,他现在只需要更好的刺刀钢,既然自己搞不出来,挖人来传播技术是最可取的,登州最大的优点是能把操作规范化,一笔银子把个人技艺变成手册,后面自然就赚回来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