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因素的改变下,后金入寇的时间提前了半年,原本历史上的入寇宣大之战是在七月八日开始,现在成了正月二十一,攻击路线也从四路变成了三路。后金依然采用了分进合击的方式,尽量扩大行军的正面和范围,以便抢劫更多的人口和财富。与以往一样,大批的蒙古人随在后金军之后,成群结队的要去打秋风。
“大汗,要不要奴才去找一下土默特的那些台吉,这实在类似乌合之众。”萨哈廉望着那些乱糟糟的蒙古人,忍不住在皇太极身边说着,他们身后站满严整的白甲兵,与那些混乱的蒙人形成强烈对比。
“不是类似,他们就是乌合之众。”皇太极淡淡道,“但如今还不是约束的时候,去岁在旅顺,蒙古各部损失五六千人,各部沸腾,连科尔沁也四处抱怨,我大金使者十一月去喀尔喀和喀喇沁时,不但毫不听调,还被他们言语冲撞。此次攻略宣大,便是要让他们得些好处,消弭他们心中的怨气,就由得他们的台吉自行管束,若是咱们去管了他们,恐会适得其反。萨哈廉你记住。不同形式要用不同的策略,不必拘泥。”
“大汗英明睿智。”萨哈廉低声奉承着。他是代善的第三子,虽然不是旗主。但也有自己的自管牛录,还任着一个不管用的户部尚书,各旗各管各的钱粮,他这个户部尚书管着公中的部分,但是怎么用完全不是他说了算。从旅顺之战后,公中的钱粮基本消耗干净,他基本成了光杆司令,每天去衙门房里面坐一下。
而后面站着的阿巴泰更加清闲,他是工部尚书。每天连坐都不想去坐,多次挨皇太极批评,旅顺之战他损失最重,算是代两黄旗受了罪,皇太极最近也没有再骂他,但也没有给他足够的补充。
阿巴泰低声说道:“奴才觉着不约束亦无妨,宣府此地蛮子军无战心,上次我等进关之时,我军一箭未发。沙河堡明国将官便主动送来逃入堡中的三百二十名蒙古人,牛羊上千数,用“乘衅之计”又与宣府大同各地都堂道台议和,收获颇丰。可见其地兵将畏我大金如虎,蒙古人进去,亦是我大金兵。谅那些蛮子也不敢擅动。”
另外几个将领也大声赞同,面对着这些传统的明军。后金各将的信心转眼又恢复了,攻击膳房堡的时候也异常顺利。明军一如既往的一触即溃,攻下膳房堡几乎没有损失。
高鸿中在后排道:“大汗于明国诸人皆无防备之时选择进军宣大,实乃神来之笔,宣大各明军望征旌而逃,此天意佑我大金之证。”
岳托也大声道:“大汗事先不知会蒙古各部,到了喀尔喀地方才传召集兵,虽是外藩人马来少了些,但那明国一时根本难以察觉,已收奇袭之效,也让那登州镇没有时间援救。”
皇太极微微笑着,对于宣大攻略,他其实在前年就计划过,从上次入寇的效果看来,宣大的战力比起辽镇还差,自从满桂死后,宣大军敢与后金兵野战的就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