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县位于北方,冻土化得慢,若二月十号左右冻土没有彻底化开,影响播种,县令就需要去圣庙祭天,然后利用圣庙的力量让农田的冻土快速化开。
方运没参与过祭天,决定晚上召集读书人私兵们商议一下。
看完《文报》,方运向杨玉环告别,带着敖煌前往工房。工房是县衙的十房之一,在普通小县只是冷衙门,但在宁安这种大县的工房当差,可是肥差。
宁安县地理位置决定了贸易和手工业发达,而为了避免蛮族劫掠,益水河以北的大片土地没办法播种,只在城南有田地,农业相对薄弱。
在宁安县的西南不远的地方就是景国著名的产地,这就使得宁安县成为纺织大县,不过宁安县不产苎麻,不能养蚕,所以麻布和丝绸都需要从南方运来。
方运进入工房后,先与工房吏员聊了聊,便让工房总书带路,前去宁安县的县有织布坊。
宁安县因为是战略要地,又离产地接近,周边军队所需的纱布、布和帆布中有三成由这一县供给,而三成的大半由县有织布坊供给,剩下的由私有织布坊供给。
方运这次没有坐龙马豪车,只是坐普通的马车,不过终究身份特殊太需要保护,后面仍然跟着二十妖铁骑兵和二十蛮族私兵。
路边的人低声议论,都猜到这是方运的私兵,不过无法确定车里坐的是否是方运本人。
县有织布坊并不在城内,而是在城外的益水河边,工家的读书人早就研究出了比手工纺织机更有效率的水力纺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