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菜系中有川菜、淮扬、粤菜、鲁菜等等一样, 人们可以选择吃什么, 但如果将它们混在一起,做出来的,一定是一道没有特色不好吃的菜肴。”
“如果你头疼, 就吃治头疼的药, 不意味着你要去谴责或不尊重其他药物, 或者是向胃疼的人推销头疼药。”
“除了教义大异的宗教外,佛家和道家、儒家,以及佛门中不同的派系之间, 因为我看不到重大的冲突,所以你可以信仰佛教, 同时应用儒家的价值, 而和道门修行者在一起也会有很多的助益。”
“需要指出的是,在见地相同类似的点上, 大家是可以相互借鉴融合的,但总体而言,不同的教法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在我看来,每种教法和修行路径都是独特而完整的。当你的识见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时, 不要贪多嚼不烂。”
“至于说在法门窍诀上,可以有兼容, 例如一名佛修, 他可以同时外修声闻、内修大乘、密修金刚。”
林弦惊接着问:“佛法中有八万四千法门,信众要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呢?”
树大师回道:“在佛门, 活佛、上师和本师是大夫,信众是病人, 而佛法是药。”
“佛法就像那些不同种类的药材与疗法,每一种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奏效。事实上,八万四千法门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虚数表述,法门比这个要多得多。”
“佛陀教授我们不同的内容, 一种法门并不必其他方法殊胜。有时为了鼓励弟子,不让他们分心散乱, 倾向于说某种特定的方法是最适合、最好的, 但那仅仅是种训练的方式, 不应理解为一种比另一种更好。”
“每种法门都有特定的受众, 需要根据时机和每个人资质的不同而传授, 不应拘泥。”
“例如佛陀教导行游僧人在托钵化缘时,无论别人供养什么,都应该接受。这种情况下,你们可能会看到僧人接受了肉食,这不是在许可吃肉,重点在于是化缘时不应挑拣选择。”
“佛陀的伟大在于,不会只针对某一个类型的人去教导度化,佛法不会因为文化的不同、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得狭隘与局限。
“八万四千法门,从中选择和自己感觉相应的。怎么寻找适合自己的法门?我的建议是探索。”
“寻找的过程也是成熟的过程,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有美好而丰厚的回报,只要精进不懈,满怀渴望, 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批判性的思维,一定会和你的法门相遇。”
“好坏快慢都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