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马红霞和赵晓红去剁那块肥瘦相间、油光水滑的五肉。

钱夕和魏清欢娴熟地和面、擀皮子。

等待包子上屉的时间里,钱烈把三个孩子拉到身边,细细问着这几天的趣事。

钱程、陈寿江、钱进几个男人围在炉子边,谈论着城里新开的自由市场。

孩子们的笑闹声和大人的谈笑声交融在一起,驱散了雪夜的沉寂。

钱进很关注个体工商户政策的发展情况。

钱程说:“政策方面应该是允许了。”

“我听领导说,首都已经出现个体餐馆了,然后南方一些地方也有不少个体户开始做买卖,东瓯那边还开始发放个体工商户经营执照了。”

钱进点点头:“咱们市里呢?能不能办执照?”

钱程摇头:“还不行,个体工商户可以经营,可是国家具体支持还没有出现。”

钱进说道:“应该快出现了,你关注点这个事,可以办营业执照后,你用我大嫂和小魏老师的身份各办一份。”

钱程犹豫:“你还打算当个体户?老四,你已经有地位有前途了,可不敢瞎折腾呀。”

钱进笑道:“大哥你放心好了,我这边有数呢,我不折腾,我是闹腾。”

“人生的真谛就是闹腾,否则岂不是一潭死水?”

陈寿江磕着瓜子鼓掌:“四兄弟,你是好样的。”

钱程一个劲摇头。

蜂窝煤炉火烧得更旺了,屋子里暖和起来。

最暖和的还是厨房。

大蒸锅坐上灶台,发面包子上了蒸屉。

煤气火焰凶猛,水很快沸腾起来,白茫茫的蒸汽裹着浓郁的肉香、清新的面香呼啦一下漫溢出来,驱散了屋子里最后一丝寒意,暖烘烘地糊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心上。

赵晓红让其他人出去,自己在厨房看火候。

过了一会,她开心的吆喝了一声:“同志们,开饭喽!”

厨房门帘掀开,大股滚烫的白色蒸气如同开闸般汹涌而出,带着面皮的麦香和肉馅饱含汁水的浓郁香气,直灌进堂屋。

白气散开些,露出蒸屉里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大包子。

四个妇女都是厨房好手,这包子样式不一,可都包的很好。

只见暗白的表皮被蒸汽蒸得微微透亮、隐隐透出肉汁,有几个包子甚至顶开了肚皮,露出了里面油光闪闪的肉馅儿。

马红霞洗洗手急忙先把几个破皮包子挨个装到碗里去,顿时,诱人的汤汁沿着裂口边缘慢慢溢出,最终凝固在了冰凉的碗沿上。

孩子们欢呼雀跃,他们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一个个是嗷嗷待哺。

马红霞便把破皮包子给他们。

大人上班辛苦,得吃好的。

小孩不挑不拣,这可是肉包子呀,能吃上肉包子就行。

一人一个碗,碗里一个大包子,他们可高兴坏了,抱着包子排排坐开始吃起来。

陈建国最心急,拿到包子就一口咬了下去。

结果滚烫丰腴的汁水瞬间在口腔里迸开,烫的他哇哇叫。

钱途终究是大孩子,有心眼儿。

他去打开窗户,将包子撕开口放到寒风里吹了起来。

顿时,浓郁纯粹的肉香、葱姜的辛香、面皮的麦香全被寒风送了进来。

钱进也去拿了个大包子,同样开窗吹包子。

还好复式楼窗户多,一人一个窗户,否则还轮不过来。

包子不那么烫了,钱进呼呼吹两下咬了一大口,顿时,满嘴油光。

他连声赞道:“好肉,好馅儿,好吃!”

“老三你多吃,这东西解馋,你们在养鸡场里怕是吃不上。”钱程指着钱烈说道。

钱烈咬了一口,那熟悉而奢侈的肉香滚过舌尖,烫意直暖到心窝,确实比养鸡场里任何一顿饭都更让人感觉满足。

此时小雪还在外面飘着。

寒风呼啸,寒意凛然。

如此天气跟喷香滚烫的大肉包子实在太配了!

大家伙听着凄厉的风声,大口吃着肉包子,心里就一个感觉。

舒坦,踏实。

一锅包子很快见了底。

屋子里弥漫着温暖的香气和饱食后的松弛感。

几个孩子在墙角踢着自制的沙包玩闹。

大人们坐在炉子边,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聊天。

这时,钱进起身,上楼从书房里拿出来个文件袋。

“三哥,”钱进打开文件袋,从里面取出两本崭新的厚书和一卷装订整齐的油印资料,递给了身旁脸色红润、眼神还有些兴奋余韵的钱烈。

钱烈下意识在身上蹭了蹭手,才郑重接过。

他知道这肯定又是资料书。

自从他回到海滨市,钱进就给他一些家禽家畜中医西医书籍看。

说实话,别人不知道他知道,这次他能一去红星场就立功,必须得感谢钱进。

因为记载了白洛克鸡苗病情和治疗方法的书籍,就是钱进给他的。

果然,他打眼一看,上面那本厚书封皮上印着几个大字——《现代科学养鸡实用手册》。

字体方正严肃,看的让他心里喜悦。

下面一本是《家禽营养与饲料配制》。

最下面那迭厚厚的油印资料纸张已经发黄泛旧,似乎年代久远,封面上手写着几个遒劲的钢笔字:

《高产肉鸡配合饲料基础配方及代谢优化(密级:内部)》。

这让他顿时肃然起敬!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