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军们仓皇起身,撞倒了好几张桌案,酒水菜肴散落一地。
他们从齐府侧门鱼贯而出,沿府右街拐上长安大街,一路狂奔。多豹酒量不济,跑半路便蹲在青石长街上吐起来。
李玄低喝一声:「架着他走!」
三十余人匆匆赶路,还未抵达羽林军都督府,便有十余名解烦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策马迎来。
黑夜里的长安大街上,解烦卫蓑衣下的过肩蟒若隐若现,当先一人手按刀柄,厉声问道:「来者何人?」
李玄拿出羽林军符节铜牌:「羽林军!」
解烦卫眯起眼睛查验铜牌,待确认无误,他目光扫过众人酒后的红脸,冷笑一声策马让开道路:「速去都督府待命,无召不得出营!」
正当此时,京城九门守军同时擂鼓,鼓声传遍全城各个角落。五城兵马司的骑兵在内城纵马疾驰,奋力嘶喊:「奉宪谕,即刻净街,违者锁拿!」
宵禁。
京城已经许久没有宵禁了。
羽林军低头匆匆进了都督府,刚进辕门便看见吴玄戈已率领左骁卫尽数披上银甲,正在校场上擦拭兵刃。
左骁卫羽林军头顶白羽在微风中晃动,长矛的寒芒被月光照亮。
吴玄戈听闻脚步声,擡头看来:「李大人倒是好雅兴,若是哪天景朝使节南下,倒是可以由李大人去拼拼酒。若是赢了,也算为我朝争光。」
齐斟酌刚要争辩,却被李玄硬生生拉进都督府军械库。
多豹勉强撑着身子:「都督,他不过是个指挥使……」
李玄回身怒目相视:「他有说错吗?且不论这吴玄戈带着什幺目的来我羽林军,他才是我宁朝真正的精锐。不用不服气,错了就改,比人差就学。今日之错在我,不在你们,我会自省的。」
羽林军沉默着。
李玄披上身甲、胸甲、臂甲,正系绑带时忽然开口说道:「所有人今日起戒酒,无大捷,不破戒。将吾等在固原立过的战功都忘了吧,争气些,莫再叫人瞧不起!」
羽林军们神色一振:「是!」
李玄转头看向陈迹:「今晚之事你怎幺看?」
陈迹摇摇头:「我也不知,等朝廷旨意吧。」
他披好甲胄,倒提着长矛走出都督府,独自立于辕门前。
陈迹目光穿过北边的承天门,遥遥朝朱红色的午门望去,只见城楼上解烦卫不计其数。承天门前的长安大街上,数百名解烦卫身着蟒袍,高举火把列队驻守。
火炬如龙,隔断南北。
火龙照着官员的轿子在午门前起起落落,被召进宫中的堂官络绎不绝。
捅破天了。
李玄来到陈迹身旁,陈迹低声问道:「李大人,此事你怎幺看?」
李玄思忖片刻回答道:「要幺是陈家,要幺是徐家。」
陈迹一怔:「为何这幺说?」
李玄斟酌道:「我宁朝商议这些天,其实只有两位阁老想要出兵抗景,一个是陈阁老,一个是徐阁老。只因陈家拿着东营港,徐家拿着启东港,他们的商船漂洋过海,以高丽为跳板与倭国通商,从倭国掠取白银流入宁朝。」
李玄继续说道:「高丽与我朝和景朝一直暧昧不清,早些年也做过背刺我朝之事,毕竟他们与我朝跨着海,陆路并不相邻。所以齐阁老与胡阁老并不在意其死活,只有陈家和徐家非要救高丽不可。」
陈迹心中一沉,难怪这些天朝议争论不出结果。
可现在所有人都以为是高丽使臣服毒自尽,偏偏陈迹知道,此事与陈家、徐家都没关系,是景朝军情司要毒杀高丽使臣!
陈迹眉头紧锁,心中的危机感盘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