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迹来到翠云巷,他寻一摊主问道:「大爷,请问关东陈家住哪一户啊?」
大爷看了他一眼:「这不是陈迹幺,自己家在哪还用问?」
陈迹:「……」
合著是熟人。
他迟疑半天没敢再多问,只是拎着东西往巷里走去。
这时,前方有嘈杂声:「管家,管家,这灯笼挂哪?」
一个男人的刻薄声音,不耐烦道:「什幺事都得我教你们吗?挂石狮子头顶的房檐上,那留着挂钩呢!快点快点,两位少爷马上就要回来了,再墨迹仔细你们的皮!」
陈迹看着这一户张灯结彩,也不知道有什幺喜庆的事情,只是他越看越觉得不对,却见这户人家的门前牌匾上写着……陈府。
难道翠云巷里还有两个陈府?
这户人家门楣鲜亮,朱漆正门与石狮子虽不说有多气派,但也绝不是普通人家。
「……这应该不是我家吧?」陈迹嘀咕道。
「陈迹?」那位留着八字胡的管家看过来,疑惑道:「伱怎幺回来了?」
陈迹犹豫了一秒:「我今日休沐。」
管家道:「正好,你个子高一些,过来上梯子把灯笼挂上去。」
「哦。」
陈迹将手里的包裹放在一旁地上,爬上梯子挂灯笼。
管家在一旁指挥着其他丫鬟:「来来来,拿盆水来,门前洒洒水,免得等会儿两位少爷回来的时候扬起尘土。一群笨手笨脚的,好歹是洛城同知大人家的奴婢,叫人瞧见了都得笑话你们不懂规矩!」
说着,管家看到地上的那些包裹:「谁放这里的,赶紧拿一边去别碍事。」
陈迹平静的从梯子上下来:「管家,我……」
管家恍然:「是来要学银吧,前阵子老爷交代过这事,可你看我这脑子给忙忘了,这才没给你送去。」
他命人从帐房拎出一串铜钱来,应有三百枚:「省着点用啊,如今世道艰难,咱陈家也不容易。」
陈迹直到这一刻都还没明白,自己在这陈府里到底是个什幺身份。
远方传来马蹄声,嘈杂鼎沸的议论声也从翠云巷外飘摇而来:「陈家大少爷、二少爷回来了!这一去东林书院便是三年,回来竟有些认不出来了呢。」
「大少爷、二少爷生得越发俊俏了。」
陈迹看去,正见到两名年轻人骑白马穿进巷子,他们身穿青色锦袍,袍面上还绣着清幽淡雅的花纹,光是这绣工便知道价格不菲。
两名年轻人脚踩云头靴,腰带上各坠着一块青玉,胸前垂挂着珠玉坠领,面相看起来不过十八九岁,风姿卓绝。
管家凑上前去,笑着牵起缰绳:「东林书院学成归来,两位少爷今年会试必一鸣惊人!」
两位少爷跳下马来,将手里皮鞭递到丫鬟手上,笑着说道:「管家这几年倒是多了些白发,看来为府内操劳了。」
「哪里哪里,都是分内之事……老爷本在河堤上监修水利,前些日子听说你们要回,专程赶回来等着你们呢,快去给他问安吧!」
吵吵闹闹间,众人随着两位少爷一并进入府内,他们经过陈迹身边时竟一眼都没多看。
并不是故作姿态,他们似乎真的没认出陈迹是谁,或者说认不认得出也并不重要。
原本热热闹闹的陈府门前已经冷落下来,陈迹站在门口沉默不语,仿佛这个世界将他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