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迹起身望向笛声来处。
他沉思片刻,提着鲸刀主动向笛声走去。当他越走越近时,笛声忽如竹影剑气,杀气四溢。
陈迹下意识环视四周,几乎以为山林里将要杀出数百刀斧手来,可是,周围什幺都没有。他忽然惊觉,对方竟是将笛子吹出了十面埋伏的错觉。
走过数十步,却见一袭青衫的冯先生坐于一块矮青石上持着一支横笛。那位曾在乌篷船上出现过的渔夫,静静侍立一旁。
陈迹拱手行了一礼:「冯先生。」
冯先生慢慢放下横笛,笑着看向陈迹:「你怎幺没有趁机逃跑?」
陈迹平静道:「跑不掉。」
冯先生拍了拍手掌赞叹道:「聪明。可你既然是个聪明人,为何还要回军镇呢?你应该知道,你一后天境界的小小行官,回去也没用。而且,你与世子、郡主相识时间并不长,何必为他人丢掉性命。」
陈迹神情疲惫的靠在一颗树干上,长长出了口气:「可能我还不够聪明吧。」
冯先生感慨:「你不是不够聪明,而是为了所谓的少年侠气。」
陈迹沉默不语。
冯先生将横笛递给身旁那位渔夫,笑着从青石起身,慢慢走向陈迹:「曾有一人说过,他以名利为刀,可斩天下九分侠气。这些年来,江湖侠客尽数被朝廷招安,各个门派销声匿迹,天下修行门径皆被束之高阁,江湖也变成了无趣的地方。」
他打量着陈迹说道:「但我今日见你,忽然品出他那句话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原来这天下还有一分侠气,便是他也没法斩去的。可敬,可叹,可歌,可泣……可笑。」
陈迹疑惑,不知冯先生口中说的是何人。
名利为刀,斩天下九分侠气。
好大的口气。
陈迹问道:「冯先生为何觉得可笑?」
冯先生笑着回答:「所谓侠气,便是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但既然知不可为,为何还要为之?」
陈迹说道:「我不懂什幺是侠气,也不觉得侠气仅仅是勇气。我做决定,只是为了无愧于心……既然冯先生是聪明人,为何选择了刘家?」
冯先生站在陈迹面前,饶有兴致的哦了一声:「你来说说看,我为何不能选择刘家?」
陈迹思索片刻说道:「刘家虽身为外戚、权势贵重,上有太后阁老,下有豫州望族,可陛下对刘家积怨已久,衰败是迟早的事情。陛下十一岁登基,如今已御极三十一载。三十一年前那个十一岁的孩童,他们尚且斗不过,三十一年后的便斗得过了吗?」
冯先生笑了笑:「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