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平静道:「说书先生来了,听评书吧。」
此时,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中年人,在台下狠狠抽了一口焊烟,而后用鞋底将烟锅中的烟灰都磕出来。他慢慢悠悠走到桌案前,重重一拍惊堂木,将开场词铿锵道来:
「人生在世,天天天,日月如梭,年年年。富贵之家,有有有,贫穷之人,寒寒寒。升官发财,得得得,两腿一蹬,完完完!」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话说嘉宁三十一冬,陆浑山庄佛道辩经,一少年郎横空出世,坐阴阳鱼中试问佛子,若是无我,谁在轮回,谁需解脱?」
陈迹愕然,这段评书竟是开篇就将自己推到了佛门的对立面,根本不给回转余地。
靖王磕着瓜子幸灾乐祸道:「意外吗?如今这安乐街上,二十一家茶馆里有十九家都要讲此事,话本是有高人写出来的,只要说书的先生讲一遍,便能拿一百文铜钱。」
陈迹心中一惊,这是有人要借他辩经毁佛门声誉:「谁干的.多余问这一嘴,想必是道庭的手笔。」
「猜对了,」靖王呵呵一笑:「辩经之后,张黎领着老君山道庭的一群小道士来了洛城,他们住在迎仙客栈里,连夜将话本写了出来。他们不仅花钱让说书先生讲故事,还找了书局,要将话本刊印出来。」
陈迹皱起眉头。
靖王扔下一枚瓜子皮,乐呵呵笑道:「我猜最迟两个月,大江南北的说书先生都要每天讲一遍你辩经的故事,届时佛门听到『陈迹』二字便要头疼...咦,你好像一点都不慌张?」
陈迹低头感受着自己体内炉火,分明在疯狂的跳动着。
道庭借他打压佛门声势,他却也从中受益。若真如靖王所说,未来大江南北都会传颂这个故事,恐怕他的炉火能借此转化为明黄色。
「小子,想什幺呢,你就不怕佛门给你使绊子?」
陈迹擡头说道:「王爷,我还是先活过当下这一劫吧。如今刘家视我如眼中钉、肉中刺,还轮不到佛门来看我不顺眼。」靖王感慨:「你倒是债多不压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