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萧东辰那里得来的三十万两银子,除去让萧惊鸿带走的五万两之外,老太爷手上还有二十五万两。
拿出一部分用于建设医道学院,他倒也不心疼。
萧婉儿微微抿嘴,欠身一礼:「孙女多谢爷爷支持。」
「应该的。」
「这些年多亏你操持家里,于公于私,爷爷都该支持你。」
「何况这等能让咱萧家青史留名的好事,岂能让你一人担着?」
「所以医道学院的事,你放手去做,往大了做往好了做。」
萧婉儿闻言心中一暖,「孙女谨记。」
老太爷哈哈笑了起来,勉励几句宽宽她的心,便目送她离开。
待四周安静下来。
老太爷面色沉静的思索片刻,低声问:「救你的人会是他吗?」
一身黑衣的萧靖从内堂走出,迟疑道:「属下说不好。」
「但是从他对属下、对侯府的态度,以及医道圣手的身份,都符合那晚那人的特征。」
「那就再仔细查查看。」
「一位医道圣手帮我萧家那幺多,老夫理应请他前来当面一叙。」
萧靖点头应是,「稍后我让人盯紧百草堂,一有消息我亲自前去确认。」
老太爷听完没再多说,拄着拐杖回到堂中坐下,问道:
「刘家那边境况如何?」
「刘洪跟您见过面后,一直待在布政使司。」
「昨晚离开的刘彧今日下午也回到城里,据说明日他会将刘文尸首带回荆州。」
萧靖擡头看了一眼老太爷,继续说道:「还有那位刘昭雪似乎不打算离开。」
「哦?她二哥身死,她作为大房嫡出,不回去吊唁吗?」
「属下还未查清缘由。」
「但据下面人来报,今日刘昭雪一直在寻找合适的铺面,应是依旧打算在蜀州拓展杏林斋。」
老太爷嗯了一声,思索道:「不用管她,盯紧刘洪。」
「这次老夫借刘文之事,逼刘家吐出数倍于铁壁镇夏粮损失的银钱、好处。」
「再加上大房的刘文和刘敬都死在了蜀州。」
老太爷一顿,浑浊眼睛闪过一丝肃杀,冷哼道:
「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
……
翌日,蜀州上空阴云消散了些。
虽说仍是灰色,但已没那幺昏暗,雨水也只剩下淅淅沥沥的一点。
清新的空气,弥漫在蜀州四处。
行客们不再聚集驻足窃窃私语昨日发生的事,商贾们照常忙碌。
而城卫军、衙差和提刑司的人反倒更忙碌了。
特别是西城所在。
因为萧惊鸿带人打掉了不少邪魔外道,使得那些寻常不敢过来的衙差,此刻也开始走街串巷,搜罗残余恶人。
期间自是会爆发一些冲突。
但在提刑官、城卫军的配合下,剩余的三教九流根本翻不起浪花。
仅用半天时间,就有零零散散数十人被缉拿。
围观百姓叫好,提刑司等衙门面上有光,一片热闹喧嚣景象。
只是经过一天的发酵。
热闹总归要趋于平静。
尤其在三座边镇夏粮被烧的细节传到府城后,蜀州上至达官、下至百姓,便都了解了个详细。
一是铁壁镇夏粮被烧了一些。
不过准确数字并未外传,大多是猜测。
有说十万石,有说二十万石,也有说百万……
最后这个百万石粮食被烧的说法,已经被辟谣。
第二个消息,则是有关于前去火烧夏粮的歹人——都是明月楼的邪魔外道。
刘文、萧东辰等人藏在背后的事,都没有丁点流传。
便连明月楼背后的金主,也被传是「蛮族」在背后指使。
大抵算是给这桩闹剧,找了个最合理的解释。
而最后一个消息,则是关于萧惊鸿的——这位蜀州大将,如今已是上三品武道强者。
其剑道已达圆满之境,可一剑扫荡百丈,斩将杀敌不在话下。
这则消息,自然令好事者们振奋。
「看来蛮族五年前被打退那次,损失不少。」
「否则他们如今也不会用这些下三滥的手段给定远军制造麻烦。」
「蛮族听说正有内乱,老蛮王病重,大王子和三王子正在争王位,短时间内很难北上。」
「这种境况下,他们安敢设计火烧三镇夏粮?」
「应该是担心我大魏兵马趁着他们内乱时,挥师南下吧。」
「言之有理……」
对于时局关注的多半都是读书人,总能根据零碎的线索推断出来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
如蛮族内乱的消息,是那些婆湿娑国的马匪传来的。
如火烧三镇的境况,是由萧家和衙门传出。
其中有真有假,但他们却能说得有鼻子有眼。
徒让那些知情者嗤笑。
不过随着火烧三镇夏粮之事尘埃落定,贵云书院的一桩消息,却是将众人关注的焦点彻底转变。
「萧家赘婿陈逸,陈轻舟,已然书道圆满,且还是新体字,名为——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