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交响曲能够在每个乐章的停顿时都收获如此热烈的掌声!掌声之后,所有人都没说话,那种内心深处的压抑和黑暗感愈发浓郁。深藏的火山停止了喷发,仿佛在积蓄着惊人的、恐怖的力量。
这是所有人的共同感受。克里斯多夫说出自己的感官,“恢弘、深沉、严峻等它都展现了出来,却少了一点让人铭记的事物,就像一座蕴藏着恐怖力量的火山,它偶尔爆发了,但还达不到大家的期望,不是那样顺理成章地喷涌而出,给人愈发压抑、低沉和黑暗的感受。”
十六分钟的第一乐章就在听众们专注到如痴如醉中飞快过去,以斗争的暂时胜利宣告结束,他们爆发出了雷鸣的掌声,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对这个乐章的喜爱。
“仁爱的神圣看顾我们”
你面对它们时是勇敢战斗,还是沮丧放弃?
“一切人们不论贵贱”
法布里尼站在台上看着那些涌上来的贵族时,有一种还在做梦的感觉,但他很快就明白这是成功的收获,这是恐怖的热情,这是应该得到的赞誉!
这一刻,仿佛灵魂都受到冲击的人们彻底地迷失在了音乐当中,迷失在了四个声部反复呈现的欢乐颂演唱里,他们都含着感动的泪水,感觉到由衷的快乐,赞美着真理之神的恩赐!“在这美丽大地之上”
没有苦,就没有甜。
其中夹杂一些或平缓或昂扬的旋律,既在用斗争过程中暂时的风平浪静衬托战斗的艰苦和悲壮,又仿佛在揭示着战胜苦难、战胜敌人和战胜黑暗的神圣和必然!
就如同维克托第二次音乐会时,已经演奏完了所有曲目,但观众们还没做出反应,还无法知晓是否成功,内心的压抑、期待、徘徊和紧张依然存在。
市政广场上的人们发现面前不过是水晶墙后,只能停止前进,一遍遍地高呼:“路西恩伊文斯!”
这样疯狂的场面前所未有。
欢乐颂的调子渐渐发展到整个乐队,越来越鲜明,越来越庞大,无数条小溪飞快地汇成了一条洪流。
阳光洒满大地,欢乐充塞世界,交响乐随着路西恩的指挥划出了完美的休止符。
“所有众生共欢乐”
这就是一位顶尖音乐家的魅力。
维克托只觉得灵魂在这颤音之下有一种无法控制的战栗感,不知道是来自于对这段旋律的激动,还是因为由它蕴含的严肃深沉而产生的敬畏。
“伊文斯先生,你快接受鼓掌并向观众致意。”法布里尼看到路西恩指挥完后一直低着头站在那里,于是出声提醒他。
……
短暂的休息和沉思后,路西恩再次跳动指挥棒,让整个乐队跟随着他的情绪奏响第三乐章。
奥赛罗摇了摇头:“但交响曲中从来没有过人声合唱的尝试,最后能表现得怎样还无法肯定,是一个未知的谜团。”
……
“路西恩伊文斯!”
这样的颤栗感在每一个人心中划过,包括红衣主教在内,都对音乐有了最初的、深刻的、直观的印象,它宏大严肃,似乎蕴育着一股蓬勃无法阻挡的力量,也昭示着即将到来的险恶,那是每个人都无法躲避,从出生到死亡都会经历的困难和痛苦!接着,蕴含的那股力量渐渐壮大,音乐变得刚劲有力,异常鲜明的节奏一波波地震颤心灵,而另外的主题压抑严峻,似乎是所有人不愿面对、不愿到来的艰难和一开始就注定的命运,两个主题反复纠缠,让整个第一乐章变现出了贯穿于《命运》《悲怆》的永不屈服的斗争和永不放弃的呐喊。
指挥中的路西恩也在想着种种磨难,那一件件黑暗的往事萦绕心头,它们是如此的压抑和危险,却给了自己前进的收获,让自己能向着光明奔跑,追逐着太阳和成功,永不停止,永不放弃。
包括娜塔莎在内,所有的观众不知不觉握紧了拳头,想要欢呼胜利。
还没到胜利,还要继续前进,还要冲向光明!欢乐颂的旋律被低音大提琴轻柔奏出,庄严轻快又明朗欢乐的调子仿佛在抚慰着人们。
右手的指挥棒和虚握的左手轻缓起伏,似乎在捕捉着那份来自远方、来自开始的感情和旋律,低低的音乐奏响,仿佛发自心灵的颤音回荡,一幕深沉、平静、严肃的朦胧远景跃然于众人眼前。
不管圣咏大厅还是市政广场,议论声顿时停止,完全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