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沟洫志》中记载,汉时临近黄河的十余郡,每年修缮黄河大堤的费用都有好几亿钱,从汉初到汉末,黄河不断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庙堂不断的修缮,可起到的作用却并不大,受灾情况很频繁,巨大灾害,在汉文帝时就发生了两次,武帝时就更频繁了,再往后,汉朝统治者都有些坐不住了,甚至公开在国内招募能治水的大贤。

因此,群臣都不是很意外,河水周围常常遭受灾害,这不是大汉特有的,在秦国时就这样,甚至在更早的时候,一直都是这样,当地的百姓们习惯了,官吏们也习惯了,河水自己或许都习惯了。

刘长却皱紧了眉头,眺望着远处,脸色不是很好看。

吕禄很清楚刘长在想什么,走上前来,劝说道:“陛下,河水决堤,乃天意也,这就是河水本身的规律,滋润大地,同时也会危害周边,这并非是陛下之朝才有的,自古有之.陛下也知道天行有常的道理,这与您是没有关系的我们能赈济当地的百姓,修补大堤,在高处修建民居,这已经是很大的仁德了”

刘长勃然大怒,虎目圆瞪。

“什么混账话,有朕在,河水岂敢泛滥?!”

吕禄抿了抿嘴,这河水也不听您的啊,您是打算去砍了河水不成??

刘长骑上了骏马,飞奔而出,群臣纷纷驾车,跟随在刘长的身后,骑士云从,随着那响亮的马蹄声,尘土滚滚,刘长很快就消失在了这渭水之边。

“唉”

张苍长叹了一声,他也很同情那些受灾的百姓。

刘长坐在他的面前,板着脸,模样格外的严肃。

“老师啊,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嘛?”

“办法当然有,堵不如疏,只有分流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沿着河水挖掘出更多的漕渠,地方百姓可以通过漕渠来灌溉农田,水运也会方便很多,同时能做到分流分洪,能减少灾害的发生.”

张苍轻轻说着,随即摇着头,“可这并不容易,陛下,如今庙堂修建两条漕渠,都已经觉得有些吃力,若是专治河水,在两岸挖掘漕渠,那需要动员的百姓就不在少数,各方面的耗费也会非常巨大,只能是一点一点的挖掘,只怕需要数十年,乃至百年的时日,才能起到分流减洪的作用,当然,修成之后,成效是巨大的.”

“目前在挖掘漕渠的同时,也只能不断的加固堤坝,臣目前最担心的就是梁国和楚国了,梁国和楚国地势平坦,又是粮食的重要产出地,若是这两个国遭遇了巨大的水灾,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刘长看起来有些沮丧,皱着眉头,许久都没有说话。

“定然是有解决的好办法的。”

“或许会有,不过,目前来说,还是要做好防备,臣已经准备给沿河之郡国下令,让他们做好防备,全国兴农,这水灾对耕地的破坏实在太大.”

“这都不是农的问题了,朕的百姓在遭受灾害,朕对此却束手无策.”

“朕绝不会就这样等待定然有解决的办法!”

张苍此刻却没有再多说什么了,“那臣便继续安排赈灾之事,陛下不必担心,庙堂虽然短期内无法治理好河水,可赈济百姓,帮助他们重建住所还是能办到的臣准备动用这些难民,让他们来加固堤坝”

当刘安走进天禄阁内,熟练的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书籍,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却愣住了。

一个高大的身影正坐在天禄阁内,面前摆放着诸多的书籍,正在提笔记录着什么。

而这个人自然就是他的阿父刘长。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