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在十年前逝世了,他逝世之后,孔臧继承了爵位,这位也是个大才,学问非常不错,能写书,重要的是治国的本事也不错,他的学术思想有点类似公孙弘,认为学术是要给治政所服务的,因为这个论点他曾跟人辩论,他就说出自己的先祖当初钻研学问不就是为了通过学问来治理国家吗?若是不能实用,只去空谈一些大道理,这又什么作用呢?

他还非常的推崇叔孙通,这位名声不好的儒生在他口中那是当代大儒宗。

这么一位略显的另类的大儒,在吴王这里得到了重用,他为人并不激进,很在意文教,而在刘恒这里,文教那是一件大事。

“我们又在南越建立了六所县学,老师的问题我已经解决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孩子难以沟通,我所请来的老师都是齐鲁的儒生,这里的孩子听不懂齐鲁之言,双方无法沟通.教学极为困难,还有就是当地的反对声也很大,南越有不少老顽固,四处反对县学,训斥我们是要将他们的后生带入歧途.还说要那些儒生去讲黄老和法家的学问.”

刘恒听着他的话,“劳烦您了。”

“不敢.若是能想办法让南越配合,启蒙的事情会更加的顺利.”

“您放心吧,寡人会给南越王告知一声,让他全力配合!”

御史大夫张武起身,严肃的说道:“大王,使民受灾的几个官吏已经判决了已经派往港口服徭役.”

“如今水运频繁,有官吏以耗损为借口,贪墨水运之物资,还有港口的士卒故意为难商船”

太尉田禄伯起身,“大王,我们的楼船军又发现了一处岛屿.沿岸的四处港口都能达到这里,在这里修建据点,可以有利的加强我们对海域的管理控制.”

各个官员起身禀告,刘恒则是认真的与他们分析。

刘恒将吴国治理到了极点,如今的吴国,百姓富裕,国力强盛,单论国力,甚至已经超过了被分裂的唐国,成为了天下第一诸侯国。

吴国内耕地无数,百姓们安居乐业,靠着这里无数的矿产,加上靠海的特点,刘恒做了很多的事情,他几乎将沿岸都给联系了起来,数不清的港口,每天都有上千艘商船行驶在吴国的海边,他们带着吴国的货物前往南越,长沙,楚,齐,赵,唐,长安,甚至是燕国他们甚至能前往倭岛上弄来物资,当时看着猴子龇牙的樊伉看到吴国的商船激动的都快哭了出来。

发达的商业将吴国本地的商品价格全部抬高,必需品的价格却在下跌,民殷富实,不过如此。

吴国的影响力也逐渐概括了南越,长沙等地,在南越国的某些地区,吴王的命令比南越王还要管用,吴国的疆域甚至通过海面达到了南越以南,多了很多的岛屿,整个南越的海面实际上都是在吴国的掌控之下,赵佗和刘恒的争斗里,赵佗最终还是落在了下风。

刘恒并不会插手群臣的每个政务,也不会强行下令,他更像是群臣的辅助,事情都是群臣来操办,若是群臣遇到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他就会凭借着自己的身份来相助,帮忙解决。

因此在朝议上,都是刘恒在认真的听,群臣则是喋喋不休的说起自己的想法。

朝议结束,几个大臣急匆匆的离开,他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操办。

此时也到了饭点。

刘恒照常来到了窦姬所在的殿内用餐。

在刘恒的诸多夫人里,窦姬是最受宠爱的,论相貌,她并非是最美的,论性格,她也不是最温柔的,可刘恒就是对她情有独钟.窦姬曾服侍过太后,这让她在跟吕王后的争执中不落下风,一个极少见面的远亲和曾待在自己身边的侍女哪个更亲近这也不太好说。她的个头很高,人看起来有些强势,还带着些脾气,她对刘恒非常的好,可若是刘恒让她生气,她也会跟刘恒斗气吵架.而刘恒最喜欢她的地方,大概是她的学问还不错。

窦姬十分喜欢黄老之学,她几次哀求刘恒,跟他索要刘安所书写的文章。

她认为黄老之学才是全天下最好的治理天下的学问。

而什么儒家,法家之类的,通通都是废物!

她之所以能跟在刘恒身边这么久,都一直都能受到宠爱,大概也是因为她的作风跟刘恒相似,从不诉苦,任劳任怨,格外勤俭,跟刘恒倒是很般配的一对。

她跟刘恒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已经准备好成家了,二儿子在西庭国当诸侯王,三儿子一直都待在他们的身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