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白了刘赐一眼,训斥道:“说话要说清楚,切不可说的如此吓人,知道吗?”
“怎么就吓人了我已经想好了,我就要在这里建国,效仿当初的冒顿!统一各部族,然后带着他们南下”
“嗯??”
“北上!”
“匈奴人当初可以跟大汉作对,那他们的地盘该多大啊,若是能当上这里的王那是多么了得,势力何其大!都可以与大汉媲美了!!”
刘赐越说越是激动。
董仲舒低声提醒道:“冒顿是个弑父的禽兽,公子万万不要再说效仿冒顿了否则非但不能封王,怕是连侯都没得做”
胡毋生有些担忧,若是陛下要效仿秦国开土,该不会发动大规模的徭役来进行开发吧?若是那样的话,天下百姓可就要遭罪了啊。
刘赐闹腾了许久,就去内屋里睡觉了。
董仲舒却继续跟胡毋生学习,询问道理。
胡毋生看着面前的师弟,忍不住的开口说道:“治理公羊是要为君王效力这一点我是认同的,可是为人臣要能制止君王不对的言行,若是看着他犯错而不去制止,为了得到赏赐而赞同他错误的行为,这是最不忠的行为啊!我知道你很有才能,但是没必要去效仿当下的三公.张左相能当上三公不完全是因为他奉承君王,还是因为他能办事啊。”
董仲舒呆愣了片刻,一本正经的说道:“师兄,我明白您的意思,可是要劝谏君王的人,首先就是要让君王能听自己的话。”
“若是没有任何的地位,君王看到你就要捂着鼻子躲开,那还说什么劝谏君王呢?”
“若是自己的话得不到君王的重视,那就是再多的劝谏又有什么用处呢?不过是良人离开时在家里抱怨的老妪一样做无用功而已。”
“故而,想要劝谏君王,制止君王错误的言行,就要先让君王听得进自己的言语才对,得让自己的声音能被听到才对。”
胡毋生再次摇头,“就怕你的话只有在奉承时才能被听到,劝谏时反而被无视啊。”
董仲舒只是看着他,没有说话。
胡毋生再次拿起了书本,开始认真的为他解读公羊春秋。
等刘赐睡醒的时候,董仲舒也差不多已经学完了,两人跟胡毋生告别,随即在甲士的护卫下朝着皇宫走去。
“仲舒啊你说如果我请愿前往塞外当王阿父会不会很高兴呢?”
“应当不会.塞外疆域是很大,可是不适合耕作,那里的生活很是艰辛,您是陛下的儿子,是不会被派往那般艰苦的地方.”
“若是我执意前往,你会给我当国相吗?”
董仲舒有些不理解,他看着刘赐,“公子为何如此执迷呢?公子乃是陛下亲子,将来定然是被封到淮南,南阳等宝地百姓富裕,乃是头等强国,又何必去那不毛之地呢?”
刘赐挺胸抬头,“治理国家并非是我所擅长的.我不愿意跟那些仲父们一样,整日待在那点地方,无所事事,就知道跟自己的群臣们勾心斗角.我想要去足够大的地方,率领我的骑兵,四处征伐,打败我的敌人,开疆扩土,战死在马背上!那才是大丈夫应当去做的事情啊!!”
当两人回到皇宫的时候,天还是亮着的。
他们从厚德殿外经过,刚刚靠近,就听到了从里头传出的咆哮声。
刘赐吓得缩起了脖子。
“阿父怎么又发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