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朝廷要,朝廷也没钱。反正也一百多年没倭寇骚扰北边了。而且蓟镇就驻扎着数万防御鞑子的精锐官军。打不过精于骑射、来去如风的蒙古人,还打不过衣不遮体的倭寇?就看哪个不开眼的敢上岸晃悠?
是以朝廷也不给拨钱。王如龙听出身登州卫的戚大帅说,登莱辽东的卫所军户,常年食不果腹,不得不开着战船下海打渔。要是在海上遇上肥羊,说不得也会摇身一变,问你想吃刀削面还是馄饨面?
~~果然,过了成山头之后,就能看到海上有星星点点的渔船了……登莱威海卫一带多丘陵,耕地严重不足,沿海百姓只能靠打渔为生。
看到五十艘四百料的大船,排成三路纵队,每艘间距百丈,浩浩荡荡自东而来,正在撒网的渔民们全都惊呆了。
直到那支在他们看来,庞大无比的船队开过去,才有军户恍然醒悟过来,赶紧驾船转回报信。
顿饭功夫后,岸上烽堠才燃起滚滚浓烟。
晴空万里无云,十里外的烽烟能看得一清二楚。
很快,沿海的烽堠一个接一个点燃,这下百姓军民全都慌了神。
在海上打渔的小舢板赶紧拼了命的往回划。大大小小的商船也纷纷向岸边逃跑,水手们嫌速度太慢,不顾商人们痛心的吆喝,开始往船外丢弃货物。
海面上乱成一锅粥,蓬莱水城中更是鸡飞狗跳。
警钟声响彻城头,参将游击们纷纷在亲兵侍奉下披挂着甲,赶向兵备道衙门听命。
招募而来的水手海兵们则从码头武器库中,抬出火铳、火炮、火箭、火鸦,还有各式火药炮弹,乱哄哄的装到船上,准备出航!
这座水城是大明在宋朝刀鱼寨的基础上修筑而成,负山控海,地势险峻,水门、防浪堤、平浪台、码头、灯塔、城墙、炮台、护城河等设施一应俱全。是大明规制最完善的一座水城,也是登莱兵备道衙门的驻地。
但坚硬的外壳掩盖不了虚弱的本质,此时,那位登莱两府最高军事长官秦守昇,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这座集合了登州卫与莱州卫全部战舰的水城中,只有正经战舰四十三艘,而且大都是百料以下的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