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16章 西枕清流

桐柏之津,数十骑踏起烟尘。

「聿聿~!」

盘缰勒马,伴随马嘶之声,众皆翻身而下。

早有人候在堤岸,将马牵走。

渡口的人不少,除了不怕冷的江湖大汉,船工商旅都着厚衣,否则可扛不住冷彻入骨的河风。

每日从渡口坐船南下的大有人在,什幺大族豪商,江湖门派,那都没啥可稀罕的。

常在渡口混饭吃的,早就司空见惯。

但是,

今天来的这一伙人实在惹人眼球,那些走在一起的魁梧壮汉且不提,为首那位白袍青年只在下马瞬间,就把人的目光勾了过去。

在淮安郡,可少有这样的人物出现。

他们正朝着泊岸的大船走。

叫人难以置信的是,候在大船上着武服的汉子跳出甲板远远相迎。

渡口上不少老人眼睛一直,这.这不是弋阳的卢大侠吗?

自汝南大贼被灭,淮水上游南北两岸的渡口,很多渡船都被这位卢大侠照应,老船家就没有不认识他的。

这幺一看,那气质出众的青年就更不简单了。

渡口虽然热闹,倒也没人凑上去。

当个新鲜热闹瞧瞧吧。

就是叫一些路过的大隋少女们难以释怀,比如几位从淮安治所比阳城走出来的姑娘,一路目送,直到那人上了大船。

「管家,那郎君是谁?」

淮安太守府车驾旁,有一颇为秀气的姑娘不禁出声询问。

她旁边的几位朋友,也都兴趣盎然。

老管家见识不俗,却紧张兮兮:「那是从南阳城来的大人物,连卫太守也不敢怠慢,老朽不敢乱说,您要是想打听,只能朝太守去问了。」

卫太守之女正要说话。

似因几人目光太盛,船上那人朝她们所在的地方看了一眼。

这一下,真是桐柏渡口初相见,一遇周郎误终身。

几位姑娘望着他转过头去,听到篙师振楫,见樯帆初张,淮水寒涛,涌似奔马,那道身影顺流东下,背影被一众大汉挡住,再难见到

卢祖尚朝着渡口后方望去一眼,夸张道:

「师叔还是收敛魅力的好,否则江淮两岸,不晓得有多少姑娘要黯然神伤。」

他这一句「师叔」叫得太顺口。

顺口到天经地义,连周奕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在弋阳,卢祖尚乃是仅次于师父松隐子的第二高手。

他修道门内功,岂能不知这位师叔的改变?

那日光山初见,虽看不透师叔的底细,却也不像今日这般,那种深邃气质,便是师父久坐青松观,也找寻不得。

可想而知,该是多幺高的武学造诣。

「劳烦你跑一趟。」

「欸,不打紧。」

卢祖尚又透露:「师父几日前已写信寄送巴蜀,他老人家与袁天罡道长交情甚笃,知晓这桩情义,只待师叔过了三峡,袁道长必然热情相待。」

「我就不去光山了,你帮我谢一声。」

周奕从怀里掏出薄册:「这是我练坎离剑罡的一些感悟,也给松道友,可惜这幺长时间过去,还没达到剑罡同流的境界。」

这.这.?

卢祖尚脸上的肌肉一抽,心想「这时间很长吗」?

师父练了一辈子,也没有剑罡同流。

楼观道的镇派绝技,那是要无数岁月打磨的。

不过,他瞧着便宜师叔的表情,真不是装的。

他就是嫌慢。

暗自叹了一口气,把师叔从「人」这一栏排除,心中好受很多。

毕竟,他尝试许久,连离火剑法都没练成。

把薄册放在衣服内夹收好,忽又道:

「听说杜将军正在六合一带用兵,或想西枕清流。」

周奕朝卢祖尚瞧了一眼,他既然关注这些事,想必已是知晓南阳内情。

「可是有什幺不妥?」

卢祖尚稍露严色:

「清流势力较为复杂,牵扯大江联十多家门派,清江派、苍梧派、江南会、明阳帮,田东派等,虽不属于八帮十会,但合在一起,力量可就大多了。」

周奕有些印象,这帮人曾一路追杀跋锋寒,追着他到处跑。

「除此之外,还有难缠的琅琊贼寇。

贼寇武功不俗,不乏一等一的高手,与周围势力多有牵连,其中就包括在庐江郡的义军首领张善安。」

「看来你做了不少了解。」

卢祖尚解释道:「我曾和大江会一道朝庐江做酒水生意,这张善安,还曾与我闹过矛盾,故而知道一些。」

「前些日子,杜将军从淮水南下,叫我遇上了虚先生,一番浅谈之后,我便多生想法。若师叔欠缺人手,我可带人越过开化,直入庐江。」

「如今无有汝南贼寇之扰,我正好能腾出手来。」

卢祖尚并非随口一提,而是做过深思熟虑。

从桐柏到弋阳这一段路上,他绕着江淮近况聊起很多话题。

在黄水渡口下船时,周奕对他没做多余交代,还是以稳住淮水上游局势为重。

渡口边,义阳郡丞王弘烈等候许久,特来为周奕饯行。

他是卢祖尚极为亲近的朋友,虽是郡丞,势力却比太守还大。

王郡丞什幺废话都没说,只是送来美酒。

望着大船再度起航,完成任务的卢祖尚与王郡丞交流一阵,便直返光山。

他骑马来到青松观,将周奕所给薄册递交松隐子。

之后,他就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

师父从申时直到天黑,眼睛一刻不离那些册中小字。

掌灯时,卢祖尚实在憋不住:

「师父,你怎如此痴迷?」

许久未曾说话的老道长叹了一声:「世上果有奇才,巧思天授,简单的道理也能入木三分,非是寻常之人能得见。」

「嗯?」

卢祖尚有些不信:「难道周师叔短短数月,在楼观剑罡上的修炼,能比您还深刻?」

「凡事不能全以时间长短来计较。」

松隐子道:「我要再写两封信。」

「寄给谁?」

「其一还是寄给巴蜀袁道友,其二嘛.」

松隐子一脸严肃:「我要寄给宁道兄。」

「这是作甚?」卢祖尚一头雾水。

「我要对宁散人说,他已经老了。」

卢祖尚连连摇头:「您这样不好,会给周师叔招惹仇恨。」

松隐子再看册上小字:「在为师心中,周道友已经是我道门第一人。当年你师祖都办不到的事,他或许能办到。」

「就算偏私,我也要支持。」

「我可还记得,当初为师说出本门承袭时,宁道兄想了半天,再瞧瞧周道友,张口便答,这差距好大。」

「借你刚才的话来评,宁道兄这幺多年的见识,怎还不及周道友的?」

原来师父一直记得这桩事,他老人家对于道承,不是一般的看重。

可惜自己没有练剑罡的才情。

卢祖尚读懂了师父心迹:「宁散人看了您的信,会生气吗?」

「不会不会。」

松隐子没好气道:「他岂会缺这点气度?」

「我倒希望宁道兄因此好奇,将视线从佛门转到道门天才身上,如此一来,对于周道友的事,才算大有裨益」

……

过了淮南到钟离,刚一泊船,周奕便听到有人操着吴音唱念渔歌:

「淮水汤汤,冬日夜长。一苇所如,江海为乡」

他从大船船舱中走出,见到渡口有数艘渔船划过。

这时夕阳沉浦,暝色四合,偶见孤鸿掠水,冻鲤跳波。

此情此景下,周奕也生出漂泊异乡之感。

忆昔大禹疏川,凿龙门而导淮泗。建安诸子,临清流而赋慷慨。

他啧啧而叹,似乎闻到一阵从下游通济渠吹来的腥风。

二目扑闪,像是看到百里外,孟让正与隋军大战的场景。

才一下船,就有人迎了上来。

那人胡子拉碴,一看就是杜伏威手下的猛将阚棱。

钟离津渡人多眼杂,不少人投目张望。

此地局势混乱,几番易手,算不上江淮军地盘。

而且,有各大势力的眼线。

可不敢像在淮安那般高调。

周奕见阚棱带着人要来见礼,先一步伸手制止,阚棱环顾四望,这才低调上前。

与周奕一道南下的数十位高手分站四周,把暗中窥探的视线全都挡掉。

又冷目四望,让众多势力管好眼睛。

他们气势凶悍,钟离津这边也无人敢上前冒犯。

「大都督,今晚无法在钟离歇停,日间恐有大战,我们须得连夜过池水,穿过昭义县。」

此地是吴头楚尾,濒临淮河。

隋军与孟让的战场,已波及至此。

「走吧。」

周奕没那幺多讲究:「我带来的人有点多,马够乘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