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要点脸。”

“脸值几斤铁,能铸几两剑?”剑圣反问道,“十年之后,这天下江湖四大剑客,将被我虞化平一门,给包圆儿了。”

“老虞,你飘了。”

“可不。”

“可江湖,终究只是江湖,我原以为你跳出去了,没想到,你还在这里。

你知道的,

朝堂上的达官显贵,到底是如何看你的,咱们的,这座……江湖的。

就是那田无镜,

当年不也是说过,江湖,不入流而已么?”

造剑师这其实就是为杠而杠了,委实看不过剑圣这般得瑟的模样。

说白了,

他们一个个的,人前是宗师,宛若不染烟火尘埃,那是因为他们和普通人差距太大,可真要他们自己在一起,实则和贩夫走卒茶楼酒肆里的酒肉狐朋交往吹屁,没什么区别。

该骂还得骂,该酸还得酸,该得瑟得得瑟,该揶揄也得揶揄。

剑圣听到这话,

发出一声长叹,似乎被戳中了痛处。

造剑师先笑了,然后猛地意识到不好,该死,怎么又!

“哈哈哈哈哈…………”

剑圣彻底放声大笑,

他心里,一直有一座江湖,可惜,能与他分享的人,少之又少;

李良申早就不算数里头了,百里剑又死了;

算来算去,没人能比造剑师更适合的了。

“我承认,田无镜当年说的话,错对各半吧。

所以我那俩关门亲传小徒弟,

一个,

前不久大典上,坐那龙椅,受燕楚跪拜;

一个,

是燕国摄政王的世子;

练剑的人里,没人比他们地位高;

地位高的人里,没人比他们剑术好。

江湖嘛,

确实可以算个屁,

反正以后就算他们打不过,

直接喊人,

喊出他娘个十万二十万三十万的铁骑,也够把这江湖,来回犁个好几轮喽。”

“老虞,你以后要是天天都这样子,这地儿,我可真待不下去了。”

“仅此一次。”

“那你多笑笑。”造剑师回头,瞥了一眼自己的俩徒弟;

忽然间,就觉得自己这两个得意徒弟,不香了。

“走,带你去见王爷。”

“好。”

造剑师跟着剑圣向帅帐走;

恰好这时,

陈仙霸从帅帐内出来,手里捧着一堆折子。

造剑师看见了陈仙霸,

陈仙霸也看见了造剑师;

当年,陈仙霸确实早早地就被王爷所赏识,但真正奠定其崛起之路的,是千里驰援范城的那一战里,陈仙霸斩下独孤牧的首级!

也就是……造剑师爷爷的首级。

陈仙霸将手中折子递给旁边的亲卫,

嘴角带着笑意,

右手握拳,

贴在自己胸口,

微微躬身,

“见过造剑师大人。”

陈仙霸这辈子最崇拜的人,就是王爷;

他不自觉地模仿王爷的一举一动,甚至还会反刍出其深意。

正如那一日帅帐中,自家王爷对谢玉安的那种安排,包括王爷让自己向谢玉安道歉;

陈仙霸事后回味过来,

这才叫真正的妙!

所以,

陈仙霸在认出造剑师身份后,很恭敬地向造剑师行礼。

造剑师微微一笑,也以楚礼回应。

如果说斩独孤牧首级,是昔日少年真正的奠基之战;率三千骑在渭河两岸反复横跳,是年轻人的心高气傲;

那么,先前率少数骑兵百里追杀谢渚阳,则可以称得上是新一代晋东军代表人物竖立自身地位的最好例证。

许是上谷郡的那一场由王爷亲自指挥的大捷战果过于辉煌,所以范城至古越城那一带的战事,难免被遮盖住了光芒。

但实则,由陈仙霸与天天两个年轻将领近乎出神入化的骑兵战术运用,可谓是将谢柱国折磨得近乎褪去了一层皮。

只差一点点,真的就只差那么一点,

摄政王可以达成四大柱国首级全收的成就,而他陈仙霸,则亲揽半数!

郑凡原本还担心,自己是否把局面弄得太好,最终导致陈仙霸与天天的成长轨迹与环境因变化太大,导致他们很难成长到原本轨迹线下他们的成就;

现在看来,是多虑了。

王爷甚至没怎么看上谷郡那一战的战报,转而反复查阅了陈仙霸与天天那边的战报详情;

郑凡自认为自己是后天学习者,通过不断学习与模仿,最终走到这一步;

可有些人,他生来的剧本就不一样,是真的有生而知之者的,这不是迷信,而是你根本无法解释,人家就是年纪轻轻的,但就能打仗;

兴许,你让人现在编写兵书,他编不出来,但把他丢战场上,他就懂得该怎么去应对。

而在造剑师眼里,

陈仙霸身上环绕着一股子磅礴气血气息,这意味着这个年轻人,哪怕不从军,光走武夫之路,也能有很高的成就。

“当年你在渭河领军时,我曾想过找机会去杀你。”

陈仙霸听到这话,

点了点头,

道:

“我知道。”

“哦?”

“有几次,楚军布局有些奇怪,想来,是想引诱我冒进,但我没进去。”

“可惜了。”

“是,当我向王爷调来一队锦衣亲卫准备冒进时,楚人又恢复了正常。”

造剑师问道:“是不是还觉得有些遗憾?”

“是,我家王爷太伟大了,使得我们这些后辈能斩的首级,太少了,僧多粥少,狼多肉少,不够分的。”

“那我现在如何?进了狼窝?”

“是。”

“呵呵。”

陈仙霸走了过去,但又停下脚步,

开口道:

“造剑师大人,您哪天想出狼窝时,记得提前与我打招呼。”

“你要如何?”

陈仙霸笑道:

“也算同僚一场,既要走,总得争个先,好为大人您……送行。”

………

“这是军需粮草册,已清点完毕。”

“好。”

戴着面具的年尧接过了册子,扫了一眼,就交给了身边的一名燕人文吏;

文吏再转交到下面去,最终,落到了郭东手里。

两万楚国皇族禁军,一应所需,还得楚人自己承担。

郭东检查得很仔细,检查完毕后,再自己开了条陈,连带着册子,一并送到了这支军队的主将面前。

年尧坐在那里,手里把玩着一把小匕首,时不时地,再给自己掌心处刮着死皮。

“将军,清点完毕,没有遗漏。”

“嗯。”

年尧点点头。

郭东将东西放下,转身欲离开。

谁料得,

年尧开口喊住了他:

“且慢。”

郭东停下脚步;

“你叫什么名字?”

“郭东。”

面具之下,年尧眯了眯眼,眼前这位燕军中的后勤官儿,面有残缺,很难不让人留意。

但在听到这个名字后,

年尧愣了一下。

……

“你叫什么名字?”

“郭……东……”

“好,本将军就在你脸上,刻点儿,给你们那位侯爷那锅汤里,再添点儿料,你们家侯爷,不是喜欢吃辣的么?

那本将军,就给他款上!

来人,

给他‘净’面,

再刻上字!”

……

“你认得出我么?”年尧问道。

郭东转过身,道:“将军虽然以面具覆面,虽然声音尖细了不少,但卑职,还是能认出将军的。”

随后,

郭东又加了一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