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距离越来越近。
直至三百步。
战马长途奔袭,显得有些疲惫,它们打着响鼻,甩着尾巴。
马背上,蒋庆之眯眼看着敌军,“四千余骑。”“少爷,出击吧!”孙重楼有些按捺不住了。
蒋庆之摇头,“我军远来疲惫,且等等。”
对面敌军中突然出来一骑。
“蒋庆之!”
蒋庆之策马出去。
“本将林思源!”
林思源在打量着蒋庆之。
果然如传闻中的年轻,且俊美。
神色从容淡定,仿佛对面不是优势敌军,而是土鸡瓦狗。
气度也不错!
林思源发现蒋庆之只是看了自己一眼,目光随即越过自己,看向了远方。
他压根没把林思源放在眼中,而是在观察是否有伏兵。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这份谨慎令林思源不禁暗自点头。
至于被无视轻视,他觉得不是坏事儿。
蒋庆之没看到伏兵,有些遗憾的叹道:“俺答太过谨慎了。”
换做是他,定然会主力长驱直入。
这话正合林思源的胃口,他也在观察明军的情况。
明军看着有些疲惫,但令他诧异的是,无人面露惧色。
这和大同守军,乃至于以往他遇到的明军截然不同。
但凡明军露出惧色,林思源马上就会出击,以四千余骑突袭蒋庆之。
蒋庆之看着他,突然笑道:“本伯等你许久,四千对两千,为何不敢出战?”
林思源眯着眼,“谁知你是否有伏兵。”
众人看着蒋庆之拿出了药烟。
点燃,轻松的仿佛在家中一样,然后用药烟指着林思源。
“本伯发誓并无伏兵,四千对两千,可敢与本伯一战?”
双方瞬间安静了下来。
蒋庆之发誓并无伏兵……在这个信奉神灵的时代,誓言几乎与契约有同等效力。
四千对两千,守军在侧,但林思源可以分兵牵制。
往日别说是两千,就算是五千,一万,俺答的麾下都会毫不犹豫的主动出击。
今日呢?
城头,黄茂低骂:“此刻就该赶紧合兵一处,他这是要寻死吗?寻死也别带累咱们!”
“敌将会如何?”几个文官紧张的趴在城头往外看。
林思源犹豫了。
他用兵以大胆著称,可在此刻,他看着从容的就像是郊游的蒋庆之,却犹豫了。
蒋庆之三战三捷中,最为出色的一战曾被俺答当做是教训告知他们。
敌将分兵,蒋庆之却把手中兵力集结在一起,只迎战一路敌军。
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就在别路敌军赶来增援时,却遭遇了蒋庆之的伏兵。
——这一切都是个圈套!
俺答当时告诫诸将:蒋庆之用兵狡黠,你等遭遇他时莫要轻敌。
“都督,守军士气高涨!”一个将领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