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王的笑越发苦涩了。
“陈公觉着那些士大夫对新政不满,便会鼓动陛下的兄弟谋反?”
“没错。老夫知晓那些人的秉性,定然会撺掇蛊惑。”
“那岂不是正好?”
“什么正好?”
“正好给陛下动手的借口。”
陈铮猛地看向蒋庆之。
“你……”
景王也为之愕然,他从蒋庆之这句话里听出了杀机。
“若是帝王明知兄弟准备谋反,却瞻前顾后不肯动手,那么,这帝王被废理所当然。”
“表叔!”景王低声道:“这是忌讳。”
蒋庆之这番话涉及到了当年英宗和景泰帝之争。
英宗亲征,在土木堡被也先击败,人也成了俘虏。随后景泰帝继位。也先拿着英宗本以为是奇货可居,没想到大明压根就没有赎回英宗的意思。
最终也先把英宗放归,不外乎便是想给当时的大明制造麻烦。
不得不说,也先这人的谋略真的了得。
英宗回归后被软禁,后来发动了夺门之变,成功咸鱼翻身。
陈铮一番话里就带着这个意思:大明有这个先例在,所以皇子不能搁在京师,更不能放归江湖。
士大夫们对道爷恨之入骨,但凡有弄垮他的机会,这些人不会有分毫犹豫。
而陈铮在此刻故意提及这个话题,便是对蒋庆之的提醒。
景王上面还有兄长裕王,立长是规矩。
陈铮在京师时便隐晦暗示过道爷:该立长。
他甚至用了前汉时刘邦立太子犹豫,导致吕后掌权后报复的例子。
戚氏的下场令后人胆寒,也彰显了夺嫡之争的残酷。
景王眸色微暗,此刻他明白了一件事儿。
当时道爷让他跟着陈铮南下,借口是他学医,正好随行照看陈铮。
景王抬头看着陈铮,陈铮感受到了视线,对他微微一笑。
很是意味深长。
——别忘了前汉的教训。
老头儿甚至提及了一个人。
“汉王当年颇为直爽。”
成祖皇帝可以称之为英明神武,但在继承人的事儿上却犯糊涂。
靖难之役时,汉王悍勇,屡屡立下奇功。成祖一次感慨的对他说:你好好的,你大哥……身子骨不好。
这话什么意思?
你大哥指的是当时的世子,也就是后来的仁宗朱高炽。
——你大哥身子骨不好,等他那个啥了,你便是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