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知府判断,应当是去投奔倭寇。”
“倭寇……老夫记得浙江水师与倭寇多年未曾厮杀过了,人称烂泥?”
“正是。”
严嵩倒吸一口凉气,“蒋庆之大意了!”
带着一滩烂泥出击,若是遇到倭寇……
“还有陈铮和景王也在。”
“赶紧去禀告陛下!”严嵩霍然起身。
严世蕃干咳一声。“爹,我估摸着锦衣卫或是东厂的人应当到了。”
“该做的姿态得做!”严嵩蹙眉,“切记,陛下神目如电,莫要动什么小心思。”
“我能动什么小心思?”严世蕃说:“蒋庆之远在杭州,咱们鞭长莫及不是。出了什么事儿,那也是他的决断,与咱们何干?”
“周望!”严嵩点了周望的名,“此人与你交往密切,若蒋庆之此次出了意外,难免有人会利用周望把事儿往你,往咱们身上引。”
“爹,安心。”严世蕃说:“若蒋庆之出了事儿,我敢打赌,那些人会忙着额手相庆,忙着反攻倒算,逼迫陛下收回成命。至于咱们,反而能借此休养生息。”
“没了什么休养生息,真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唯一能做的便是……抓紧时日壮大自家,接下来,便是士大夫们的围攻。”
严嵩去请见道爷,严世蕃在值房里呆坐了一会儿,突然就笑了,“这人太过顺风顺水了,还真以为自己无所不能。那是大海,看着就令人心悸的地儿。那些数十年走海的老人都说了,每次出海都是历劫,蒋庆之,你这一劫……可能安然?”
道爷已经接到了锦衣卫的密报。
“水师哗变和长威伯到杭州几乎是同时,长威伯尚未安定下来,便带着水师战船追击。林夕、周望和毛顺昌随行。另外,陈先生和景王随行。”
陆炳低下头,他知晓这事儿的分量。
其一,这是大明水师第一次哗变,以往有些小规模的事儿,大多被水师内部给遮掩压制住了。锦衣卫侦知后,禀告给道爷,道爷也选择了息事宁人。
“这是给庆之的下马威吗?”嘉靖帝眯着眼,“朝中那些人会闹起来,闹吧!天气热,朕闲极无聊,正想看看猴儿闹腾!”
但蒋庆之出海了啊!
“陛下。”陆炳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奶兄,“浙江水师畏敌如虎,多年来一直与倭寇相安。”
——那就是一滩烂泥啊!蒋庆之带着一堆扶不上墙的烂泥出击,若是遭遇了倭寇……
浙江文武三巨头在船上,帝师陈铮在船上,连特么皇子也在船上。
加上一个大明仅有的名帅和新政执政者蒋庆之。
一旦被倭寇一锅端了,陆炳觉得对当下局势造成的震动,不亚于当年的土木堡之变。
虽然损失的人马连土木堡之变的零头都不及,但皇子和新政执掌者被倭寇灭了,或是擒获,消息一旦传出去,儒家那些人将会发动疯狂的反扑。
这股反扑的力量,比土木堡之变造成的冲击更为犀利和猛烈。
陆炳抬头,欲言又止。
“担心倭寇?”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