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下来的麦子多到抓不住后,随手就丢在了地上。
一个呼吸时间,就差不多丢下一把麦秸。
有了北极武的加入,温赵虎对自家一百亩地的收成总算是放心了许多。
边关粮食价格一直都居高不下,因为最近朝廷又在建立粮仓囤粮减轻战时压力。
小麦粟米一直都是粮食主力,稻米运输麻烦基本上没有,黄黍米因为能酿酒价格比粟米高一些。
一石=十斗=一百升=120斤
五斗是六十斤
边军日常吃的粟米大概0.1两四十斤,但是粮价又不是固定的,能有两三倍的波动。
今天赚的六十斤粟米相当于家里一个女人一个月的口粮。
在不吃和奶茶,也没有油炸高热量食品,同时还要干活儿年代里,一天两斤粮食并不过分。
两三个烤红薯就差不多两斤了,一顿能吃饱,一天肯定不行。
一个五口之家,一年口粮消耗在三千斤左右,其余依靠野菜和农产品来补充。
一亩地大概一百二十斤左右的产出,二十多亩麦地只够温饱,三十亩有盈余,五十亩能攒下钱,一百亩就有实力抵抗天灾。
通常百亩以上都会把土地租出去当地主,奈何这里人少地多,大家都忙活自己的土地,温赵虎这种新来的地主也要自己下地干活。
土地租不出去,又不去自己种的话,就相当于没这块地,对百亩良田的温赵虎一家是不能忍的事情。
中午时候,收了三四亩麦地的北极武走向田头吃饭。
温家的女人端来了碗和水罐,又放下六碗不带汤的刀削面。
大户人家的伙食就是不一样,北极武吃着带着肉丝的刀削面,快速的恢复体力。
温赵虎也端着碗吃饭,和坐在地上吃饭的北极武不一样,温赵虎坐在椅子上。
体面人就是不一样。
温赵虎对着北极武说:“你要不就跟我干吧,我管你饭,还给你工钱,将来给你娶个媳妇盖房子。”
北极武咽下一口面,说道:“滚!老子自己就能开出百亩田地,用的着给你这老头打工?不想干就给我结账,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温赵虎气的饭都吃不下了,“和你这人讲不通道理!我去一边吃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