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一个高官打扮的老头感觉不理解,抬起头道:“半月能耕地七百余万亩?臣听闻一人一牛日耕五亩已经算是很多了,五万人一天二十五万亩,半月也不到四百万亩。”
桑羊安还没有解释,北极武就说道:“大司农说的没错,只是山农人以精钢铁犁耕作,普通的钢犁配一马,一日可耕二十亩地,若是大型多马钢犁,一日四五十亩也简单。”
桑羊安这才说道:“如果拉犁的挽马和犁足够的话,只要两万人,一天可耕地五十万亩,八百万只需要十天。”
大司农袁逢春询问说:“那收麦呢?八百万亩小麦需要多少人收?”
北极武平静的劝说道:“大司农应该学学山农族文字了,也不要坐井观天对山农族的事情不屑一顾。”
袁逢春小心的弯下腰,“臣惶恐,今后必定虚心好学!望陛下恕罪!”
吏部的陈法解释说:“山农族以农业见长,去年制作的马拉收割机精妙无比,一日可收小麦一百余亩,据说现在已经制作出了两千台机器。”
北极武直接道:“大型的机器费时费力,操作不便,如今换成了只能一日收割小麦六十亩的中型款式,五匹马两个人足可。”
“这种马拉收割机已经制作了两千六百余台,我已经让洛阳工匠和同州工匠全力制造,十四个月后,等到收割小麦的时候应该有一万台。”
“一日收麦六十万亩,八百万亩也就是十多天的事情,五万人足以收拾八百万亩麦田了。”
吏部尚书陈法立刻道:“陛下神武天纵,文德广运!庙堂挥毫可安天下,辕门按剑能定四方,真乃千古圣主!”
其余人见状,陆续齐声道:“陛下圣明!神武天纵,文德广运!”
北极武对这种夸赞不以为意,别人的意见他天生就不怎么在乎,对别人的死活也很冷漠。
“尔等臣子应该以实干为主,不论文臣还是武将都是政绩战果说话,真要做的就是治水和农业两件事情,莫要在这两件事情上懈怠,最近治水怎么样了?”
负责治水的齐畋回答说:“回禀圣上,臣之前正在黄淮东部挖掘河道引流,疏解水患,只是去年冬天时上游陕州至孟津冰厚三尺,船只凝固,今年春天河水骤涨,洛口开封附近出现大量冰块。”
“冰块堆积堵在一起,把两边的村子堤坝都毁了不少,死了百余人,臣这几天正在修堤。”
北极武露出难受的表情,不是为了百余人的生死难受,而是那个不治就痒的难受的黄河后妈。
不上现代机械和上百万的人力物力,很难搞定这条河。
“先稳固了再说吧,继续去修河,有什么事情可先行决断,不用事事等我批准,如果要淹的话,往人少的北边去!”
北极武直接给了底线,如果黄河的水必须要往一个地方跑,那就去人少的地方。
北方的人集中在地势高的茶区矿区山区,再或者是移民去了山后九州和幽州。
“让北方的人自己找个好地方建城,以后城池不要建城墙,必须要在地势高的地区,闲下来就修建排水设施,不要随便一场雨就大涝!”
“各个千户也自己学学怎么建造城堡和水利设施,发了大水别等我去救人,自己先想办法!”
在难题面前,北极武果断推卸责任,放权给下面人自保。
发大水的时候,个子矮的喝饱肚子。
豫州大水的时候,洛阳因为位于豫西丘陵地带,地势较高,城区远离黄河主河道20公里以上,主要受洛河、伊河影响。
黄河泛滥时洪水多向东漫流,开封、商丘等低洼平原属于每次受灾名单都有的常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