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明显是有一定家底的大家小姐,就是给人的感觉有些落魄,看起来沉闷不太想说话。
“来六根油条,三碗豆腐脑。”
王道济看向附近,目光放在了比较显眼的柴伯施和文书墨身上。
在看到两人身边的报纸后,王道济主动对柴伯施客气的行礼。
“这位兄台,在下来得匆忙,路上没买到报纸,可否借我一观?这顿饭我请了。”
柴伯施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正要说话的时候,文书墨忽然道:“王兄?”
王道济和房怀蕊看向文书墨,略微有些迟疑。
文书墨无奈道:“我是文书墨,王兄怎么来洛阳了?”
王道济迅速想起来了文书墨和他老婆,窘迫道:“过来看看,找找出路,发生了一些事情,如今家中难过,不能再什么都不做等着破败了。”
文书墨点了点头,正要说什么,对面的柴伯施笑道:“相逢既是缘分,拿去看吧,不必客气。”
王道济忙道:“多谢兄台。”
因为自家的事情,王道济不好意思说出名字。
文书墨也清楚王家的事情,对着王道济和房怀蕊客气的点头。
之前就不是多熟悉,如今也就是泛泛之交。
大家都剪了头发,互相之间也仿佛是有了隔阂。
王道济看了看报纸,很快关注到了农业板块,脸上露出了沉思之色。
房怀蕊轻声询问:“怎么了?又是坏事情?”
“可能是好事情。”王道济抿着嘴,努力微笑安慰最近跟着一起吃苦挨骂的妻子。
房怀蕊迅速好奇了起来,好事情?
“这个多少钱?”
旁边传来小孩子的声音,房怀蕊看过去,就见三个短发孩子站在卖油条的摊子前面眼巴巴看着。
小贩见这三个孩子年纪不大,都留着短发,穿着裤子和单薄的小袖长衫。
“油条四文钱一个,豆腐脑七文钱一碗。”
沐林摸了摸口袋,就在小贩和房怀蕊都认为这孩子没钱的时候,他掏出来一枚银子。
“这个行吗?”
文书墨和王道济都看着沐林手里的一两银子。
正在吃饭的柴伯施注意到了附近几个人的表情,回过头也看到了沐林小手里的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钱,对在场的几人都不算多。
但是一个拿着一两银子的小孩子,要么是偷来的钱,要么就是家里很有钱。
沐林的声音有些发怯,身后两个男孩子也都是紧张的看着卖油条豆腐脑的老板夫妇。
老板立刻板着脸说:“我看看,这钱是你们偷的吧?”
一两银子被老板拿在了手里,三个小孩子都露出了紧张害怕的表情。
老板立刻道:“把你们大人喊来,小小年纪就不学好?这还了得!”
三个孩子哪里有大人可以请,慌乱间就见沐林大声喊:“快跑!”
牛儿柱儿迅速跟着一起跑了。
请家长这种事情,对三个小孩子太可怕了。
老板看三个小孩子跑了,把钱揣进怀里,不客气的骂道:“小逼崽子,不学好!”
柴伯施笑了笑,对着老板笑道:“你这无赖摊上事情了,那三个娃子都是晋北口音,多半是真正的山农人,可不是剪了头发的假山农人。”
老板呆滞的看向柴伯施,很快挤出微笑,“怎么可能……山农人哪有不认识银子,不知道钱的。”
文书墨和王道济也都觉得奇怪,有些认同老板的话。
柴伯施笑眯眯的说:“真正的山农人都是包吃包住,不来洛阳,根本没有钱的地方。”
卖油条的老板顿时被吓得嘴巴都发抖了起来,怀里的银子,比锅里的油水都要烫人。
***
三个小孩子跑了两条街,看到没有人追上来后才松了口气。
“这里是哪儿?”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