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后妈已经两年没有发浪了,这让人感觉幸福有些不踏实。
北极武说:“目前不缺粮食,最近几年天灾不断,刚过两年好日子也不容易,以稳妥为主,明年继续保持这个就行了,可以多在上游和远离城市的地方修建水库,旱时用水,涝时存水。”
张伟仓恭敬道:“臣遵旨,臣还有一事,想请圣上应允。”
北极武说:“直接说,不必绕弯子,我在这里坐了几年了,还没有因为别人提意见或者说不该说的话动怒杀人过,忠言逆耳,山农族的人不光从各种天灾和失败中得到教训,也善于倾听正确的意见。”
事实上正如北极武说的那样,他确实是没有因为别人说什么就杀人,也没有人因言获罪。
张伟仓犹豫了一下,很快郑重道:“臣希望取消世袭,为圣上分忧,为山农国做事情乃是臣的本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圣上乃是千古少有的圣君,臣只是做了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情,不值得世袭,也没有本事担任信阳城的父母官。”
北极武也不想把距离太近的地方给人世袭,但对张伟仓这种功能管理好城池的人,确实是真心的希望他多干几年,在当地形成一个水稻茶叶集团。
世袭能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而不是干几年就让他滚蛋。
有他在当地,因为世袭的关系也能把培养出来的人才一直留在当地,也会对子孙进行相关教育。
“这样吧,你继续当信阳太守,水稻和茶叶的事情你们家继续世袭,就当是为我世代管理这些。”
“政务警务税务方面我会派流官处理,目前缺人,你先继续管着所有事情,只要税收和产出不出大问题,也别私下贩卖茶米,你们家世代都可管理这地方的米茶生意。”
“我允许你入籍山农族,并且世代择一人世袭下去。”
张伟仓得到了意外的惊喜,立刻道:“谢主人!”
“下一个,有事直接说。”北极武开口看向下一个,算是默认了这个被淘汰好多次的称呼。
主人这个称呼反反复复,当奴才的人也在站着跪着之间不断地反复。
王明允起身道:“武王陛下,下官从文朝带来了皇上的书信,皇上特意嘱托下官向武王道谢,感激陛下雪中送炭,救助文朝百姓。”
北极武点了点头,“不必客气,我也卖了不少粮食,以后大家和平相处就行了,我不在江北地区设兵,只留一些防偷渡的巡视兵,也省了军费了。”
王明允知道两个皇帝都已经书信玩成了沟通,自己这次只不过是来送感谢礼的。
“陛下圣明!”王明允客气道:“这一次下官从江南送来绣女五百人,美人五十人,女官宫女四百五十人,都是曾经跟随先皇南下的宫中老人,对皇宫之事非常清楚。”
北极武接收的洛阳并不是文朝帝都的完全体,当初接收的时候已经离开了不少人,还有一些皇帝用的东西也都跟着带去了江南。
想了解真实皇帝的乐趣所在,还要问问这些伺候过多位皇帝的宫女。
这些人,相当于是皇宫内部的主干。
北极武感觉南朝不会做作死的事情,但也不想防备这些事情。
“好。”
北极武打算到时候看看,不喜欢的话就送给万碲,反正万碲也有钱养这些人。
北极武继续说:“我已经和万怙书信取得了一致,今后在扬州设置商市,交易各种物资。”
“武朝会出售铁器农具和马,也看那边需要什么就运什么过去,价格看着商量,双方都以官商进行交易,北边的人和船不去南边,南边的也来北边,不允许民间商人参与,坏了规矩。”
“若是抓到走私者,都可直接杀了,不需要询问。”
“为了解决南北事情,我会派人在临安府派一个官员处理武朝的事情,文朝也派一个人在洛阳处理文朝人的事情。”
“这样下次文朝来人就可以直接去大使馆先了解最近的情况,有事情也可以派信使找外交使者转告,避免出现一些误会。”
王明允心服口服,这样设置确实是万无一失,能很好的维持南北朝廷的和平。
“陛下圣明!下官回去后定会告知我皇。”
北极武又处理其余事情,都是简单快速的定了事情,根本不需要找大臣商量,也不需要正式的公文和盖章。
山农人皇帝说话算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