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羊安站出来恭敬道:“契丹进攻武州一次,率领三万人进攻被当地箭弩杀了上千余人后不战自溃。”
“山农省总督王庆用辽东主动过来投诚的辽人治理契丹人,以两千辽军攻克契丹人在武州北部的多个据点,收降契丹各部五万余人。”
“自圣上武朝六年尽杀之军令发布后,各地都有夷丁来投,尤其是武州来了十余万女真人,都被安置在了塞外草原搭建村落居住,平时也会帮武州种地干活换取酒肉粮食。”
北极武不意外契丹人投降,契丹人和吐蕃人都是一个少数贵族整合众多部落的联合体。
大部分人慑于契丹人贵族的威胁才选择投靠,在涉及到利益方面的事情上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契丹人并非一个整体,大部分契丹人想的是南下,而不是暴力南下。
武州愿意接纳契丹人,并且把契丹人归类为辽人,那契丹人就会找对自己的位置。
辽人想要的是从武州获得酒和粮食,衣,茶叶。
在打不过的前提下,用自己的牛羊毛皮矿物金银女人来换,也可以接受。
而且帮山农人打仗也给钱给女人,大家都不介意帮山农人打契丹人。
北极武知道这个,但是本身想要征服契丹人并不需要这么费劲,可以直接像是对待吐蕃一样获得巨额战利品。
十几万黄金,两三百万白银,铜器铜钱千万,牦牛四百万头,绵羊山羊千万头,马匹百万,人口百万。
北极武主要意外王庆原来一个小小的库管,能有这种能力。
“今年粮食收获如何?”
北极武没有干预王庆的事情,也不再强求手下人做什么事情,反正是金子自己会发光的。
桑羊安低头道:“比去年减产了三分之一,今年三省都遇到了大旱,两湖省和西南省虽然没有影响,但是产量有限。”
北极武沉默不语,叹息道:“幸好我自己过去把吐蕃和西夏灭了,不然天灾不断又遇到外面外敌滋扰,必定不得安宁。”
轮值的孟和同跪下道:“末将无能!请圣上治罪!”
北极武随意的摆了摆手,“非你之罪,继续说,契丹人最近怎么样了?”
桑羊安回答说:“契丹人用被俘的四百余人和两位将军换粮食,起初漫天要价,后来见我们不管后就老实了许多,薛崇虎用五十万斤粮食,一千斤酒,一千斤茶换回了两位将军和四百余人。”
“臣安排他们在南阳耕种,等圣上回来再做处置。”
北极武随意道:“附近除了契丹人,好像也没有要打的了,让郎无病和王象卸甲归田,去关中进入公共户耕种,贬官为民。”
“其余士卒以及上次丢下将军逃跑的那些士兵,带着家属一起去西疆耕种炼铁。”
孟和同立刻道:“谢圣上!”
北极武摆了摆手,“没事情就散了吧,我好好休息几天。”
众人齐声道:“臣等告退。”
武朝五年并不是一个好年头,但是北极武灭了四百万人口的吐蕃国的辉煌战绩,让千万人兴奋了起来。
如今除了契丹就只有南方了,南方的人又不堪一击,契丹人也不敢进犯山农国。
这一年发生了大旱大涝蝗灾瘟疫,整个山农国除了川蜀地区没一个不受灾的省。
但没有兵灾,没有混乱,没有徭役,再加上各地的储备粮食都够吃的,减产三分之一并没有造成恐慌情绪。
因为耕具的提升,牛马的增多,以及水利设施的修建,以及灾后及时补种农作物蔬菜,配合渔业畜牧业的开发,国力正在稳步飞升。
灾害也不是光顾着北边。
南边也是一样的先旱后蝗,飞蝗蔽日,草木皆尽,饥民吞土。
寒冬腊月,北极武在和入宫玩的儿子女儿们一起吃火锅时,藤禾走了进来。
“圣上,铁州发来辽东喜讯。”
北极武夹着羊肉涮火锅,随意道:“什么喜讯?”
藤禾高兴说:“辽东大雪,三日不歇!”
幽州传来了不算坏消息的好消息。
大雪连下三天不停,这个年代的房屋必定会被压塌。
牛羊牲畜会因为持续的低温冻死,尤其是战马死了的话,会影响整体战斗力。
积雪也会影响交通,得不到救援。
冬天的积雪可不是那么容易铲除,至少一个月都被困死在冰雪中。
尤其现在还是农历十月,并不是寒冬腊月,很多人准备的过冬物资并不充分。
看到上中下三国都一起难受,北极武就不那么难受了。
“下雪是正常事情,不算什么,回信让他们不要多事,因契丹人今年进攻我国,过年期间暂停贸易,等明年春后再说。”
雪中送炭的事情,北极武不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