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北极武思考了几秒,很快选了一个好地方。

“就在胶东半岛建立青州港,将来移民美洲正好从这里走,也可以在这里作为东亚贸易港。”

“留点有我个人特色的印记,名字也要与众不同。”

“春宫,夏宫,秋宫,冬宫……”

“东岛!”

北极武起了一个很俗,也很对称的名字。

“有了东岛,那就要有别的西岛北岛,不然不对称。”

“南岛好说,南边都是岛。”

“西边上哪里找岛屿?”

“西山吧,西山居,在西岳华山附近找个好地方建立西山宫殿。”

“北边就北苑,北边反倒是多的是地方。”

北极武最不愁的就是北边,北边属于大本营,天然就适合北极武发挥。

山农国的重心一直都在北方,大量重工项目都在北方开展,完全没有南方的事情。

大量技术人员都限制流动,交流也是内部交流。

在能管的住贪污腐败的前提下,国企的效率一直都比私企高。

一个既定的目标是关键的存在,只要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同时上方有人能保证待遇问题,北极武的怀柔政策确实是最佳的好政策。

让人打仗送死不狠不行,但是在研发科技和技术提升上,北极武给了目标任务和资金待遇支持,又对有能力的人给予照顾,所以出成绩非常快。

打仗不行是一群人拖后腿,打仗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可偏偏北极武打仗就是一个人的事情,导致下面一群老兵只有跟着北极武的时候才能拉满行动力,肯吃苦突破极限的拼命。

其余人根本带不动,大家都是跪着得了富贵,没有一个是能打被招降的,全都是怕死跪地求饶,互相之间知根知底,队伍非常难带。

唯一算是北极武主动招降的应该是原来同州武州那帮人,但是不识抬举,被刀架在脖子上后立刻就成了软骨头,再加上北原老兵太多了,真的是一群软骨头的兵油子。

所以打仗总是输。

打仗必须要打了才知道,但是工业技术方面谁不尊重科学,科学就炸给谁看。

相比起打仗,工业事故和进度很容易反应一个人的能力,北极武在同州的时候又经常和人聊技术方面的话题。

比如研究蒸汽机的时候,哪个零件出了问题,很容易就能找到相关负责人。

这种长期的淘汰和选拔制度,让山农国在第一个十年即将到达之际,成功成为了一个工业国家。

能够批量制作的车轮车轴,产业化的工业园区,分工明确的流水线工厂。

还有世袭制的工人群体,以一万户为基数的大型公会组织群体,以千户为集体的公社产业园区,以百户为集体的小型公司制度。

当北极武忙着搞建筑的时候,武州各万户队也开始配合武王的任务。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