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的多,赚的更多。

从洛阳到淮南老家,大概就是超一线城市跌落到十八线农村的差距。

还好李询的母亲和奶奶死了,不然那两人跟着回来的话,只会夜夜哭,天天闹。

每天每夜不断唠叨丈夫儿子不努力,害了她们受苦。

李老头没有了两个闹事的女人唠叨,此时反而能安静下来养老了。

比起两三年前是苦,比起十年前已经很好了。

沉淀下来的李老头,发现不论是农具还是粮食和日常用品的价格都大幅度下降。

淮南地区的人根本不需要为生存发愁,因为不征税,就算是种地也能养活一家十几口人。

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茶叶衣服纸笔都在降价,唯一提高的是外出打工的工资。

为武王修房子修路修黄河是给钱的,自己给自己村子修水利设施就是免费的。

相比起自家种地,村子里的农民更愿意农忙那几天接受武王的征召去收公家田地。

那是真的给钱,比自家种地划算多了。

家家户户那么多人,随便出去几个人就能赶得上一家人的种地收入。

不过唯一的不好就是那种好事情轮不到这边。

大部分时候这里都是平静到死,一点波澜都没有。

偶尔也会因为人口过多,亲戚太多,或者一些裤裆里的事情爆发人命和打架事件。

枯燥的现实和报纸上武王南巡度假的报道,简直是两个世界。

大部分人的家乡都是一潭死水,只有去京城,才有绚丽多彩的人生。

进洛阳的名额导致兄弟争夺吵架,反目成仇,甚至是刀枪相向都很正常。

所有人都巴不得武王一年一百个大工程,死命令。

北极武不是傻逼,宁愿给钱也不松开户口名额。

反正有的人是干活,给钱就能解决的问题,才不会随便发户口导致一系列的麻烦事情。

公元十年已经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北极武除了修建筑之外,大工程几乎没有。

除了机械厂和建筑司有点事情外,其余大部分地区都是按部就班做事情。

生活平静如死水,大部分人报国无门。

没有波澜的时代,更显得京城那地方荣光万丈。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