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虽然经过近十年的充电,依旧达不到饱读诗书的程度,也没把毛笔字练好,更不会吟诗作对,却也没有用功的不是,至少对历史朝代的名人大家有了足够的积累,勉强能算二手历史爱好者。

凡是比较熟悉明朝历史的必然躲不过去一个人,万历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这位首辅大臣辅佐嘉靖、万历两朝皇帝展开改革,并取得了不小成绩,史称万历中兴。

但以明朝的高层构架,光有内阁首辅和皇帝进行改革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他们中间还夹着个非常重要的润滑机构,司礼监。冯保就是和张居正一内一外配合默契的宦官头子,至少没怎么扯后腿。

不知道是不是同为河北老乡,王安在入宫之后刚开始还是挺顺利的,万历六年,刚刚十岁的他被推荐到内书堂上学,这是个专门为宦官提高文化水平的地方,也是进入司礼监的必经之路。

原本明太祖朱元璋是坚决反对宦官识字的,可是自打朱棣登基之后就把这个规定给打破了。相对于总和皇帝争权夺利的文官集团而言,性格执拗的永乐皇帝更喜欢重用听话的宦官做事,并把这个传统连同基因一起传了下来。

可宦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严重阻碍了为皇帝服务的效率。宣德皇帝一上台,立刻建立了内书堂,专门用来培养识文断字的高级宦官。

既然是皇帝专门用来制衡文官集团的产物,那起点肯定不能低。内书堂每期招收二三百名年满十岁的小黄门,由司礼监统管,请翰林院学士为讲师。苦读五年,经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成绩优秀者才能毕业,号称内官的国子监。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