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至于说修不修桑干河,全看内阁和工部的意见。如果他们愿意修自然好,不愿意修也没关系。再从善如流一次,把谦虚低调的皇帝扮演到底,让他们更加放心。

“我把我的梦想卖了三两三,换来了灶台上的一日三餐。熬一锅时间嚼一口从前,忽然想起自己曾经发光的少年……”当王安回到养心殿时,还没进屋就听到了暖阁里传出的歌声。歌词极其古怪,腔调前所未闻。

但他已经习惯了,自打新皇帝登基之后就一反常态,经常在没人的时候哼唱曲子。时而哀伤时而激昂时而委婉时而惆怅,但不管内容如何都标志着一个事实,心情很好。

洪涛确实心情不错,登基刚刚一年,年号还没来得及换,收获却是不少。炼焦窑、玻璃窑、钟表厂全都扩大了规模正在稳步发展;熟练工人和技术员很快就会像自鸣钟、玻璃酒具茶具一般批量产出。

内卫部队和第一批新学学生也借着蹴鞠和天主教堂的由头秘密建立了,五年后可初步成型,十年后就可以成为自己的爪牙。

然后像滚雪球似的一年一批,把经过洗脑、学过基础数术几何、地理、会计学,又精于队列、身体素质极佳、能熟练使用火枪的年轻人推上历史舞台。

到那时自己就可以卸下伪装露出真容了,开始对大明朝廷的所有弊端一个一个进行切除手术。不服可以,单挑还是群殴随便选。

“王安,进来吧!”但高兴只是暂时的,一首歌还没唱完洪涛就重新陷入了沉思。光有实业就能挽救偌大的国家吗?谁要是这样想就离身败名裂不远了。历史上不是没人这样试过,结果全都败得很惨。

说到底国家还得靠人,实业只是以人为基础锦上添。想让明朝官员和士绅阶层俯首帖耳,光靠分给他们利益还远远不够。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